玉门私人外卖工作室,玉门私人外送服务点
玉门私人外卖工作室,这名字听着就挺有意思的。那天我路过城东老街,偶然看到这个招牌,心里还琢磨着:现在连外卖都有私人定制了?
推开玻璃门进去,空调凉风吹得人很舒服。店面不大,就叁张桌子,但收拾得特别干净。墙上挂着块小黑板,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今天的特色菜。老板娘正拿着手机接单,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
不只是送餐那么简单
我跟老板娘聊了会儿,这才明白他们的特别之处。她说:“我们这不光是把饭菜送到客人手里那么简单。”她指了指后厨,“每份外卖都是单独做的,客人想吃辣点、咸点,或者少油少盐,我们都会记得。”她说到这里笑了笑,“常客的口味,我们比他自己还记得清楚。”
正说着,后厨飘出来一股香味。厨师正在装盒,我注意到他在饭盒上贴了张小纸条。“这是干嘛的?”我好奇地问。厨师头也不抬:“李老师胃不好,提醒他趁热吃,凉了再热会影响口感。”这种细致,在普通外卖里可真少见。
玉门私人外送服务点的送餐员也跟别家不一样。他们不急着抢单,每个人就负责固定几个小区。老王是他们这儿的老师傅了,他一边整理保温箱一边说:“我送西园小区两年多了,哪栋楼电梯经常坏,哪家孩子几点放学,都门清。”他说有次下雨,客户忘了备注不要香菜,他特意半路折回去换了份新的。
这种服务方式让我想起以前胡同口的粮油店。老板记得每家每户的习惯,米要哪个牌子,面要哪种粗细。现在满大街都是标准化外卖,能在玉门私人外卖工作室找到这种老派的热乎劲儿,真是挺难得的。
不过说实话,他们的价格确实比普通外卖贵些。但老板娘算了一笔账:“我们用的都是当天新鲜的肉和菜,油也是正规品牌。虽然单价高点儿,但吃得放心啊。”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都是他们采购的食材,“现在好多老客户都把这儿当自家厨房了。”
有天晚上九点多我又路过那儿,灯还亮着。进去一看,老板娘在给一位加班的白领准备宵夜。“小张今晚又得熬夜赶方案,给他煮点粥养养胃。”她说这话的语气,就像在关心自家孩子。
现在城里人的生活节奏这么快,能有个地方记得你的口味,关心你的健康,这种感觉挺暖心的。玉门私人外送服务点做的或许就是这份人情味儿吧。他们送出去的不仅是饭菜,更是一份惦记。
前两天我去取餐,正好碰见个老奶奶在店里。她说儿子出差了,自己不会用手机点餐,就直接找上门来。老板娘亲自给她介绍了半天,最后老人满意地拎着饭菜走了。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在现在这个全靠屏幕联系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
走出店门时我在想,也许这就是玉门私人外卖工作室最打动人的地方——在冷冰冰的订单背后,始终保留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