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常宁营业小巷子有哪些
最近常听人念叨,常宁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这个问题还真挺实在的。趁着周末有空,我特意把老城区转了个遍,发现不少巷子确实悄悄换了新模样。
顺着东风路往老武装部方向走,那条叫"文庙巷"的小巷子现在可热闹了。青石板路刚修整过,两边的围墙爬满了绿藤。原先紧闭的木门现在都开着,有的改成了小茶馆,竹帘半卷着,能看见里面叁叁两两的茶客。再往里走几步,有家做常宁传统糍粑的小店,糯米香飘得老远。老板娘系着蓝布围裙,正给刚出锅的糍粑撒黄豆粉。"现在这条巷子晚上也营业呢,"她边说边翻动着平底锅,"周末能开到十点多。"
老巷新貌
转到解放中路,原来那个老百货公司后面的巷子也大变样。记得去年这里还冷冷清清的,现在整条巷子挂满了暖黄色的串灯。傍晚时分,灯光亮起来,把整条巷子照得温馨又惬意。卖糖画的老师傅在巷口摆开摊子,铜锅里熬着金黄的糖稀;旁边新开的汉服租赁店门口,几个姑娘正对着镜子试穿襦裙。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子深处那家旧书店,老板把书架都搬到了屋檐下,顾客可以坐在藤椅上看书,偶尔还能听到二楼传来古琴声。
说到常宁营业小巷子有哪些,不得不提沿江西路那片。以前这里都是老居民楼,现在临江的几栋楼把一层都改成了小店。有家做常宁酱菜的,大缸小坛摆满了门口,隔着老远就能闻到特有的咸香味。隔壁甜品店的年轻老板很健谈:"我们这条巷子现在成了'美食聚集地',晚上来要排队呢。"确实,虽然才下午四点,已经有人坐在店外的遮阳棚下等位了。
不过也有些巷子让人略感遗憾。比如中山路那条着名的"灯笼巷",虽然店铺都开着,但往日挂满手工灯笼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尝贰顿灯箱。倒是巷子尽头那家做了叁十年的藕粉摊子还在,老师傅还是用着那口铜锅,慢悠悠地搅动着藕粉。他说:"这条巷子变了样,但咱这老味道不能变。"
在城南新区的建设南路,我发现了一条特别有意思的巷子。这里原本是厂房区,现在改造成了创意集市。红砖墙上画着彩色涂鸦,旧机器被改成了雕塑。周末这里最热闹,手工艺人都在巷子里摆摊,从编织工艺品到手工皮具应有尽有。有个做木雕的小伙子告诉我,他们这条巷子每周五晚上还有露天电影,"年轻人现在都爱往这儿跑"。
转完这些巷子,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关心常宁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这些巷子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的活力直接反映了这座小城的生命力。老巷子保留着记忆,新巷子带来惊喜,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巷子现在都"活"起来了,有了烟火气,有了人气。
天色渐暗,我又绕回了文庙巷。晚上的巷子比白天更热闹,灯笼都亮起来了,小吃摊前围满了人。那家茶馆把桌椅都摆到了巷子里,几个老人家正在下象棋。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想起白天那个做糍粑的老板娘说的话:"巷子还是要有人走动才有生气。"现在看来,常宁的这些小巷子不仅营业了,更找回了往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