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后街现在还能游玩吗
最近总有人问我,本溪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还愣了一下。这条藏在校园背后的小街,好像突然就从大家话题里消失了似的。
昨天特意绕过去转了转。下午四点多,阳光斜斜照在有些斑驳的墙壁上,几家小店还开着门,但客人确实不如从前多了。记得五六年前,这里可是热闹得很,放学时间挤都挤不动。
街口那家奶茶店居然还在,老板娘还是那个胖胖的大姐。“学生现在都点外卖啦,”她一边擦杯子一边说,“不过老顾客偶尔会来坐坐,聊聊天。”她家的珍珠奶茶味道没变,还是那么甜。
那些年我们一起逛的后街
说到后街现在还能游玩吗,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好多回忆。冬天里那家麻辣烫,五块钱一大碗,热乎乎的能吃出汗来;夏天街尾的炒冰摊,总围着叁五成群的学生。现在这些摊位有的不见了,有的换了主人。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学生少了,但来这里的年轻人并没绝迹。我注意到有几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在墙边拍照,那面爬满藤蔓的老墙成了她们的背景板。“这地方挺有感觉的,”其中一个姑娘告诉我,“比那些网红打卡地真实多了。”
往里走,发现新开了两家挺有意思的小店。一家是手工皮具工作室,透过玻璃窗能看见里面挂满了各种皮包、皮带;另一家是旧书店,门口摆着几盆绿植,很有文艺气息。老板说,就是看中这里安静,租金也合适。
遇见一位住在附近的大爷,他坐在路边的石凳上晒太阳。“这地方啊,变来变去,但从来没真正冷清过,”大爷眯着眼睛说,“以前是学生多,现在嘛,来的人不一样了而已。”
确实,我发现虽然传统的小吃摊少了,但多了些体验类的店铺。除了刚才说的皮具店,还有教人做陶艺的小工作室,甚至有个小小的画室。这些地方不像是匆匆来匆匆去的,更适合静下心来待上一会儿。
天色渐晚,后街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那些老房子的轮廓在暮色中变得柔和,反而比白天更有味道。叁五个年轻人从画室出来,说说笑笑地讨论刚才谁画得最像;奶茶店门口,外卖小哥停下车,取了饮料又匆匆离开。
要说本溪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我觉得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如果你指望它像以前那样热闹喧嚣,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愿意放慢脚步,你会发现它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依然有趣,依然值得一来。
可能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地方吧,它们随着时间慢慢改变样貌,但总能在某个角落,找到让人停留的理由。后街现在还能游玩吗?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去了,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