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固原站街巷子位置
固原老城的巷子记忆
前几天和邻居张叔聊天,他忽然提起想找固原老城区那些有味道的小巷子转转。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常跑的西关街那片,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子现在还真不好找了。
要说固原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得从老城格局说起。南关街往西拐进去那片,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土坯房。去年路过时看见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还在,他在这住了叁十多年,说这条巷子以前是骡马市,现在只剩几户老人守着了。
其实要找固原站街巷子位置,得赶早市。清晨五六点,文化巷那边就热闹了,卖油条的刘婶摊子前总围着一堆人。她家的辣油特别香,住在新区的人都专门开车来买。有次我问她为啥不搬去宽敞的马路,她笑着说:"这巷子窄是窄,可老主顾都知道上这儿找我来。"
不过现在很多老巷子确实难找喽。去年带孩子去中心路那边,发现原来能穿到人民街的小胡同被封住了。旁边开杂货店的小马说,这是为了安全考虑,毕竟巷子太窄消防车进不来。
要说现在想了解固原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我倒有个法子。周末去博物馆后墙那条路,经常能碰见些拍照的年轻人。他们举着相机在巷子里转悠,说是要记录即将消失的老街景。上周就在那儿遇到个小伙子,他指着墙上的拴马石说,这玩意儿现在可是稀罕物。
记得前年下大雪,我特意跑去古雁岭下面的巷子拍照。踩着厚厚的积雪,看见几个老奶奶坐在门洞里边纳鞋底边聊天。那种烟火气,在大马路上是感受不到的。她们说在这住了大半辈子,谁家灶台朝哪开都门儿清。
现在新区建设得确实漂亮,可老巷子有老巷子的味道。就像东关那几条巷子,虽然房子旧了些,但夏天槐花开的时候,整条巷子都是香的。住在巷尾的李老师家院里有棵百年核桃树,每年秋天都会给邻居们分核桃。
有时候觉得,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就像固原的皱纹,每道褶皱里都藏着故事。前天路过明德门,看见几个游客正对着地图发愁,原来是想找那条传说中能直通城墙根的巷子。我给他们指了路,心里却嘀咕,那条巷子去年就已经改建成停车场了。
可能再过些年,想跟年轻人解释固原站街巷子位置,都得靠老照片了。就像我女儿,她永远想象不出她爸当年在那些七拐八绕的巷子里踢球的样子。那时候球经常飞进别人院子,我们得扒着门缝赔半天笑脸。
倒是希望这些老巷子能留住些痕迹,哪怕只是墙上的几块老砖,或者巷口的古井。每次走过这些地方,总觉得能听见从前的车铃声,闻到谁家飘出的炖肉香。这些记忆,大概就是巷子留给咱们最珍贵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