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敦煌站前小街风貌

发布时间:2025-11-04 18:30:57 来源:原创内容

敦煌站前小街风貌

绕过敦煌火车站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无意间瞥见了那条与车站正门相对的小巷子。说它是巷子,其实更像被两排老房子夹出来的狭长通道,柏油路面被晒得泛着油光,几辆电动车歪歪扭扭地停在杂货店门口。与身后气派的火车站相比,这里像是被时光悄悄藏起来的另一个世界。

刚踏进巷口,一股混合着烤饼香料和尘土的气息就扑鼻而来。巷子窄得能让两边晾衣杆上的衬衫袖子碰到一起,二楼窗户伸出的铁艺花架上,吊兰叶片积着薄薄的沙尘。穿校服的孩子们追逐着跑过时,带起的风让墙面上斑驳的"修家电"广告纸轻轻颤动。我站在一家副食店门前犹豫要不要买水,系着围裙的老板娘正用当地方言和卖菜小贩讨价还价,案板上切开的白兰瓜淌着蜜色的汁水。

再往里走,理发店旋转灯箱在阴影里泛着红光。老师傅给客人修面时,剃刀在皮革带上打磨的声音富有节奏地响着。隔壁乐器行的老板抱着阮咸试音,零星飘出的曲调莫名让人想起驼铃。这些在敦煌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经营多年的店铺,门脸都不超过四米宽,却像毛细血管般维系着市井生活的吐纳。

巷子中段有家招牌褪色的牛肉面馆,掀开塑料门帘,墙面的瓷砖图案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式。煮面师傅抻拉面团时,案板震得蒜瓣在篮子里微微滚动。我要了碗二细,配着浓汤吸溜入口时,听见邻桌两位老人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聊着:"今年鸣沙山的雨水比往年少些..."他们陶瓷杯里的茶叶梗缓缓沉底,就像这条巷子里的时间流速格外缓慢。

在裁缝店改裤边的间隙,我注意到巷尾有处未挂牌匾的土特产仓库。半开的卷帘门里堆着麻袋,隐约能看见锁阳和枸杞从袋口支棱出来。穿工装的中年人正把封装好的礼盒搬上叁轮车,纸箱上"李广杏脯"的字样被阳光照得发亮。这些货物每天从敦煌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流出,带着大漠风物的滋味前往天南地北。

夕阳西斜时折返巷口,发现巷子东侧有片正在拆除的老院子。断墙缝隙里露出上世纪九十月份的挂历残页,彩釉浴缸碎片埋在瓦砾堆中闪着幽光。而西侧新开的青年旅社门口,几个背包客正对照手机地图讨论明日行程。这种新老交替的景象,让敦煌站前小街风貌呈现出某种真实的撕裂感——既不是旅游手册里的浪漫化叙事,也不是怀旧文章中的伤感情调。

当我重新站在火车站广场回望,那条小巷子已被暮色吞没了轮廓。只有几家店铺的灯火陆续亮起,像散落在戈壁边缘的星子。或许过不了多久,这些在敦煌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两侧的旧门窗都会换成统一的仿古样式,但此刻飘来的孜然香气里,还蜷缩着某个未被完全规整的、粗粝而温热的敦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