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学生喝茶兼职,校园茶座勤工俭学
最近走在校园里,总能听见同学们讨论南宫学生喝茶兼职的事儿。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还愣了下——喝茶也能算兼职?这听着也太惬意了吧。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学校生活区新开了家叫“校园茶座”的休闲空间,正在招募学生做服务生。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这份看似简单的校园茶座勤工俭学,竟让我收获了不少课堂上没有的东西。
从生疏到熟练的蜕变
还记得第一天上班,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煮茶时间掌握不好,要么太淡,要么过苦;收银时还算错账,急得额头直冒汗。茶座经理是位大四学长,他倒是不急不躁,手把手教我认茶具、记配方。“别紧张,”他说,“谁都不是天生就会的。”这话让我踏实不少。
慢慢地,我从一个连茶叶种类都分不清的新手,变成了能根据客人喜好推荐饮品的“半个专家”。绿茶清新,红茶醇厚,乌龙回甘...每种茶的性格都不一样,就像来喝茶的同学们,有的喜欢安静角落看书,有的需要小组讨论,我们都得照顾到。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份南宫学生喝茶兼职让我学会了观察。通过客人的表情,我能猜出他今天是想喝杯提神的,还是需要些甜味来放松。这种细微的体察,在以前的我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茶香里的温暖相遇
校园茶座像个微型社会,每天都有故事发生。上周有位备考研究生的学姐,每天都来点同一款茉莉花茶,坐在靠窗的位置刷题。有天她突然问我能不能把茶泡浓些,说是昨晚失眠,今天得打起精神。我给她加了片柠檬,笑着说:“太浓了伤胃,这样既能提神又不会太刺激。”她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轻松的笑容。
还有那些叁五成群来讨论课题的同学,常常一坐就是整个下午。看着他们因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又因为解开难题而击掌欢呼,我端着茶盘走过,总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朝气。这份校园茶座勤工俭学让我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可以像茶香一样,不知不觉中就弥漫开来。
当然也会遇到挑剔的客人。有次一位同学坚持说他的奶茶不够甜,我耐心地给他加了糖,他还是不满意。正要不知所措时,经理过来解围,用温和而专业的态度解决了问题。后来经理告诉我:“服务行业就是这样,既要坚持标准,也要懂得变通。”这话我一直记着。
不知不觉,我在茶座工作已经叁个月了。这份南宫学生喝茶兼职带给我的,远不止那份工资。它让我学会了与人打交道,懂得了责任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在茶香氤氲中,我看到了校园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学习不只在教室,成长也无处不在。
现在,每当听到有同学在打听兼职机会,我都会笑着建议:“要不要来茶座试试?这里不只是一份工作。”确实,校园茶座勤工俭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在学习之余,能换个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