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初中生一小时50元,五常中学生每小时50元
最近在我们五常,有个话题悄悄在家长之间传开了。就是对于“五常初中生一小时50元”的事儿。我头一回听说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嚯,现在初中生做家教都这个价了?这比不少大学生还高呢。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事儿还真不简单。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二,从上学期开始就给同小区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辅导功课。一开始就是帮忙看看作业,没想到那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噌地往上窜,数学破天荒考了95分。这下可好,消息传开,现在找他家孩子辅导的排着队呢。价格嘛,自然水涨船高,现在稳定在每小时50元。
为什么五常中学生这么抢手
这事儿仔细想想,其实挺有道理的。初中生刚经历过小升初,对小学那点知识门儿清。而且他们自己还在上学,解题思路特别贴近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大人觉得简单得不行的题,反而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但这些初中生不一样,他们能用小孩子能懂的话把题目说明白。
再说了,请个五常初中生当家教,花费比请专业老师便宜不少,效果却出奇地好。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跟这些小老师特别合得来,学习积极性都提高了。有个妈妈说,她家娃以前写作业拖拖拉拉,现在每到周末就盼着“小老师”来,说是跟哥哥一起学习特别有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五常中学生每小时50元”的现象,也反映了现在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家都舍得在孩子教育上投钱,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挺能理解这种心情的,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多找条路子呢?
但我也在想,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赚钱,到底是好是坏?那个做家教的孩子妈妈说,自从开始做家教,她家孩子自己学习更认真了。“当小老师得有真本事,不然怎么教别人?”这话确实在理。而且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也懂得了赚钱的不易。
当然了,凡事都得有个度。家长也得注意别让孩子本末倒置,毕竟初中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适当体验一下可以,但不能影响了正常的学业。我听说有些特别抢手的小老师,家长都会帮着控制接单量,一周最多接两叁个学生。
现在在五常的公园、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初中生带着小学生在学习。那些小学生仰着头,认真听小老师讲解的样子,还挺温馨的。这种同龄人之间的互助学习,似乎比正经的课外辅导班更受欢迎。
其实“五常初中生一小时50元”这个现象背后,是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家长们需要既有效又相对实惠的辅导方式,而优秀的初中生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这种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倒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些新思路。
不过我也听说,有些特别优秀的小老师现在已经不止这个价了。特别是那些在数学竞赛中拿过奖的,或者英语特别好的,价格还能再往上走。这让我不禁感叹,知识真是越来越值钱了。
看着这些孩子们,我突然觉得,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们那会儿初中生哪想过赚钱啊,现在这些孩子却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报酬。这或许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吧。
话说回来,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家长们也得量力而行。不是非得请家教孩子才能学好,关键还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毕竟,再好的外因也得通过内因起作用,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