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泄火的小巷子,津市老街的烟火巷弄
津市泄火的小巷子,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儿。我第一次听朋友提起时,还以为是条藏着什么江湖故事的老巷。后来才明白,这“泄火”啊,说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那股烟火气——白天憋着的烦闷,到了这儿就随着巷子里的饭菜香飘散了。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丛野草。傍晚时分,家家开始生火做饭,油锅刺啦声、炒勺碰撞声、邻居闲聊声混在一起,怪热闹的。住在巷口的李奶奶总坐在门槛上择菜,见人路过就笑眯眯地问:“吃了没?”
巷子里的老手艺
再往里走,能看见老陈的修鞋摊。他那摊子支了叁十多年,工具磨得锃亮,手法却一点没变。有次我问他为啥不搬去店面,他敲着鞋跟笑:“这儿多好,街坊聊着天就把活儿干了。”确实,来修鞋的人往往一坐就是半天,聊够了才想起该回家了。
傍晚的津市泄火的小巷子最是热闹。卖卤味的叁轮车叮当作响,窗户里飘出各家不同的菜香。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大人们站在门口喊孩子回家吃饭。这种日子,说不上多富裕,却让人觉得踏实。
巷子中段的王师傅开了家面馆,每天只卖两百碗。有食客大老远跑来,他却摆摆手:“明天请早。”别人说他傻,他擦着灶台说:“面揉多了,劲儿就不对了。”他家的炸酱面,酱是清早现炒的,面条筋道,吃一口满嘴香。这大概就是老话说的“慢工出细活”吧。
巷尾那棵老槐树下,总聚着下棋的老人。楚河汉界,拼杀得认真,但谁输了也不过哈哈一笑。偶尔有年轻人凑过去看,老人们还会热心地指点几步。这棋局从清晨摆到日暮,就像巷子里的生活,不紧不慢地过着。
津市老街的烟火巷弄藏着太多这样的故事。每扇木门后都有各自的酸甜苦辣,每盏亮起的灯都在等着归人。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新,高楼越来越多,反倒是这样的小巷子,还保留着几分从前的温度。
有天晚上,我看见巷子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些光亮虽然微弱,却温暖;日子虽然平凡,却有滋有味。或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需要太多轰轰烈烈,简单真实就很好。
下次你若路过津市,不妨拐进这条小巷子走走。尝尝王师傅的手擀面,听听老陈的闲聊,看看槐树下的棋局。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魂,其实就藏在这样寻常的巷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