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做大活的地方,井冈山创业奋斗之地
说起井冈山,很多人会想到红色圣地、革命摇篮这些词。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里还有个特别亲切的称呼——井冈山做大活的地方。什么叫“做大活”呢?就是干大事、创大业的意思。这么一说,是不是突然觉得这片青山绿水变得亲切起来了?
站在黄洋界哨口往下看,云雾在山谷间流淌。当年红军在这里挑粮上山,走的就是那些蜿蜒小路。你说他们累不累?肯定累啊。但为什么能坚持?因为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儿。这种精神,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创业精神吗?这么一想,井冈山创业奋斗之地这个说法,确实贴切。
山沟沟里的大智慧
茅坪的八角楼你去过吗?那儿的天窗特别有意思,白天不用点灯。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话现在听起来还特别带劲,是不是?其实做大事不一定需要多好的条件,关键是你得有点子,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现在年轻人创业总爱说“资源不够”,但看看当年,红军连饭都吃不饱,不也把事业做起来了?所以说啊,在井冈山做大活的地方,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而是怎么用现有的东西干出点名堂来。这个道理,放在今天照样管用。
我认识几个在井冈山开民宿的年轻人,刚开始就叁间房,现在都发展到二十多间了。他们跟我说,最难的时候想起红军吃红米饭南瓜汤的日子,顿时觉得自己的困难不算什么。你看,这种精神是会传染的。
奋斗是这里的底色
走在井冈山的挑粮小道上,你能感受到那种实实在在的分量。这条路现在修整得很好走了,但依然能让人想象当年的不易。说实话,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容易把奋斗这个词想得太复杂。
在茨坪的红军剧场看演出时,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老乡们给红军送鞋,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你说这算不算创业?当然算啊!这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现在我们把这种叫“资源整合”,听起来高大上,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说到井冈山创业奋斗之地,我觉得最可贵的是那种朴素的情怀。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真心实意想做点事情。这种心态,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显得特别珍贵。
有一次我在大井的毛泽东旧居,看到院子里那两棵常青树,经历火烧之后又发出了新芽。这个画面让我想了很久——做事情难免会遇到困难,重要的是能像这两棵树一样,保持生命的韧性。
现在的井冈山,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当地人在山上种茶树,在网上卖土特产,把红色文化和旅游结合得特别好。你说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些点子的?大概就是这片土地给他们的灵感吧。在这里,你总能感受到那种干事创业的劲头。
傍晚时分,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散步,看到很多老人家在聊天,孩子们在玩耍。这个画面很平常,但又让人感动——现在的安宁生活,不就是当年那些人“做大活”换来的吗?这么一想,突然觉得“奋斗”这两个字有了更具体的意义。
离开井冈山的时候,我带了一包红米。不是说这米有多特别,而是想提醒自己——在最普通的条件下,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这可能就是井冈山做大活的地方给我们最实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