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揭阳200元爱情何处寻
那天路过揭阳老城区,看见巷口摆摊的阿姨正在给老伴擦汗,突然就想起网上那个话题——揭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说真的,这个问题让我愣了好一会儿。
二十年前我表哥谈恋爱,带着嫂子在进贤门长廊散步,五块钱的草粿分着吃,榕江边吹风能聊到半夜。现在表侄女谈恋爱,小伙子请她喝杯奶茶都要叁十块,看场电影两百块就没了。时代变了,物价涨得让人心慌。
那些藏在市井里的温情
其实在揭阳的菜市场里,还能找到点痕迹。卖牛肉丸的夫妻档,丈夫捶打肉浆,妻子招呼客人,收摊后坐在小凳上数零钱,偶尔相视一笑。他们可能从没听过“精致生活”,但那份默契比很多昂贵餐厅里的情侣真实得多。
街角修鞋的老师傅,每天给老伴带个绿豆饼,就为看她笑出那两个酒窝。你说这值多少钱?但这份心意,比商场里标价四位数的包包差吗?
想起邻居林伯,每月退休金不多,但总会留两百块带老伴去西湖公园划船,吃老牌粿汁。有次我问他,他眯着眼笑:“她跟我苦了一辈子,这点甜头要给的。”
年轻人还在相信爱情吗
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在揭阳打工的小陈说,约会吃个火锅就要两叁百,更别说结婚要买房。他苦笑着问我:“叔,你说揭阳200元爱情何处寻?我谈个恋爱,钱包比脸还干净。”
不过也有不一样的。见过一对小情侣在青年文化广场摆摊,卖自己做的手机壳。收摊后男生用赚的八十块,买了束花和麻辣烫,两人坐在摩托车上吃得特别香。那种快乐,隔着几条街都能感受到。
你说爱情要不要花钱?当然要。但重点不是花多少,而是那份愿意为你付出的心意。在揭阳这样的小城,很多人工资不高,可那份朴实反倒让感情更纯粹。
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奢侈酒店、高级餐厅,搞得很多年轻人不敢谈恋爱了。其实何必比较呢?揭阳人最懂得“知足常乐”四个字。在老茶楼喝个早茶,点两盅茶配几样点心,聊聊家常,这样的时光难道不值钱吗?
记得母亲说过,她和父亲刚结婚时,最浪漫的事就是周末骑自行车到黄岐山,带个水壶和几个面包,坐在半山腰看揭阳全景。现在父亲走了,母亲还常念叨那些时光。
所以啊,问题不该是“揭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而是我们还愿意不愿意,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爱一个人。在榕城的老巷子里慢慢散步,在小吃摊分食一碗热乎乎的促肉,在韩祠广场听潮剧片段...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恰恰组成了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是不是被消费主义裹挟得太久了?在揭阳这样生活节奏不算太快的地方,依然有人用最朴素的方式相爱着。他们可能说不出动人的情话,但会把最后一块肉夹到你碗里,会在下雨天把伞往你那边多倾斜一点。
爱情从来就不是明码标价的东西。它藏在揭阳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藏在相濡以沫的日常里。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忙碌一天后,为你亮起一盏灯,留一碗热汤,那么不管物价怎么涨,爱情就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