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天津茶道私人会所精选

发布时间:2025-11-06 07:54:24 来源:原创内容

这两天路过五大道,发现不少老洋房门口挂起了崭新的茶旗,这才想起又到了天津茶友们最期待的时节。本地几个资深的品茶圈子里,早就开始悄悄流传着各家私人工作室的消息。有人说那位在睦南道做了十几年普洱的老师傅,今年特意寻来了勐海古树单株;还有传闻称,解放北路上新开的茶室,把武夷山的叁坑两涧岩茶都搬进了津门。

茶香里的选择难题

说实话,现在想找个称心的喝茶地方真得挑花了眼。上周叁下午,我跟着朋友去了家藏在意大利风情区的工作室,门脸不大,推门却是别有洞天。主理人正在给客人泡一款八十年代的熟普,茶汤红亮得像玛瑙,屋里飘着的陈香里还带着点药香,光是闻着就让人舒坦。我们刚落座,他就笑着递来茶单:“今年的天津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各家可都拿出看家本领了。”

这话说得不假。前两天在鼓楼附近,我偶遇了开在相声茶馆隔壁的茶空间。年轻的店主别出心裁地把大红袍和京韵大鼓做了结合,客人听着小曲品着茶,别有一番风味。他边烫着盖碗边和我闲聊:“您瞧现在这天津茶道私人会所精选,早不是光比茶叶品质了,还得看谁能喝出咱天津卫的味儿。”

确实如此。就在昨天,我在常德道那家开了八年的老茶室见到了有趣的一幕——两位从北京专程赶来的茶客,正和本地几位老茶友比较着南北泡法的差异。紫砂壶、盖碗、玻璃杯在茶席上摆开,主人不急不缓地换着茶叶,时而用天津人特有的幽默化解着争论:“要我说啊,管他京派海派,喝舒服了就是好派。”满屋的笑声里,茶香更浓了。

藏在城市褶皱里的茶香

这些年天津的茶空间越来越有意思了。有的坚持传统,保持着“茶禅一味”的清净;有的则玩起了新花样,把茶与花艺、书画甚至香道结合。在苏州道有家工作室,主人每月都会举办“盲品会”,用白瓷杯盛着不同山场的茶,让客人们猜产区猜年份,猜对了还能免费续壶。

记得上个月在一个雨天的午后,我误打误撞走进哈尔滨道的小院。雨打芭蕉的声响里,主人正在给客人讲解如何通过叶底判断岩茶的做青工艺。他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反倒像拉家常似的:“您看这片叶子,边缘红得匀称,中间还留着点绿,这就是老师傅说的‘绿叶红镶边’。”朴实的话语,比什么玄妙的茶道解说都来得真切。

这些年看着天津品茶私人工作室大选越来越热闹,倒让我想起件事。去年深秋在海河边遇到位老茶客,他说现在挑茶室就像找知心朋友,不图场面多大,就图那份恰到好处的舒服。这话在理,好茶需要慢品,好的茶空间也需要细细感受。或许下个周末,该去试试朋友推荐的那家新开的茶室了,听说他们家的凤凰单丛,能喝出蜜兰香的层次变化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