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附近人100米约爱,北屯周边百米约会相遇
北屯的夏夜总是来得特别晚,八点多了天边还泛着橘粉色的光。我站在人民广场的雕塑旁边,第叁次核对手机上的时间。离我们约定的见面还有十分钟,这个距离刚好是百米左右——能远远看见咖啡店门口的遮阳伞,又不至于让对方觉得我太心急。
其实这种百米范围内的约会挺有意思的。既保留了见面的仪式感,又不会像正式相亲那样让人紧张。你看啊,要是感觉不对,完全可以装作路过直接走开;要是顺眼呢,往前走几十步就能自然地打上招呼。这种距离就像给双方都留了退路,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有点社恐的年轻人。
百米之间的微妙信号
我低头整理了下衣领,忽然听见消息提示音。“看到你了,穿蓝色条纹衫对吧?”抬头望去,咖啡店外摆区有个女生正朝这边招手。我们之间隔着广场上嬉闹的孩子、散步的老夫妻,还有卖棉花糖的小推车——正好是百米左右的距离。
说来也怪,这百米距离让整个见面过程变得像电影慢镜头。我可以从容地观察她束起的马尾辫在风中轻轻晃动,看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又望向这边的样子。没有突如其来面对面时的慌乱,这段路给了我们彼此调整表情和心态的时间。
等我走到她面前时,我们居然已经像老朋友那样自然了。“你比照片上个子高些”,她笑着说,眼睛弯成月牙。我们很自然地聊起北屯最近新开的书店,聊广场上周末的露天电影。这种北屯附近人100米约爱的模式,莫名让人感到安心。
后来我们沿着广场散步,她说起自己也是北屯本地人,住在老法院那条巷子里。“其实我们可能早就擦肩而过”,她掰着手指数,“菜市场、图书馆、还有地铁站出口”。我想了想,确实每周叁晚上都会去那家24小时书店,说不定我们真在某个书架前相遇过。
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啊,总是想太多。要考虑家世背景,要算计未来规划,反而把最初心动的感觉弄丢了。像这样简简单单的北屯周边百米约会相遇,倒让人找回学生时代那种纯粹——喜欢就是喜欢,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我们已经坐在长椅上分享同一副耳机。广场舞的音乐在远处响着,但我们的角落很安静。她突然指着百米外亮灯的奶茶店说:“下次要不要约那里?你过来刚好一百步。”我数了数,确实差不多。这种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约会距离,莫名让人觉得踏实。
其实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我们都习惯了保持安全距离。但有时候,百米这个尺度刚刚好——足够看清一个人,又不会近到让人窒息。就像现在,能听见她轻轻哼歌的声音,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茉莉香,但我们都还保有转身的空间。
今晚的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她说该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我们并肩走到广场出口,这个距离比百米近得多。约好周末去看早场电影时,我忽然觉得,在北屯这样的小城生活也挺好——至少想见的人,都在百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