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周边400元上门服务
这几天路过曲阜大学城附近,总能看到一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小广告。就贴在电线杆上,或者共享单车的车篮里,白纸黑字写着提供各种服务,还特意标明了价格。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曲阜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这种字眼,心里咯噔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旁边烧烤摊的老板一边翻着肉串一边摇头,说这些广告最近两个月特别多,主要是针对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学生嘛,有时候图省事,或者手头紧,就容易被打着各种旗号的服务吸引。”他压低了声音,“我瞅着有好几个小伙子小姑娘来买东西时,都盯着那些广告看过好久。”
不只是大学城里有这种情况
不光是曲阜大学城范围内,连周边几个小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昨天我去朋友家吃饭,他们那个小区楼道里也贴着一张,写着“周边400元上门服务”,连排版和字体都跟大学城那边的差不多,估计是同一拨人干的。
我跟在社区工作的表姐聊起这事,她皱起了眉头。“这种广告最麻烦的就是说不清到底提供什么服务,模棱两可的,让人往不好的方向想。我们已经组织志愿者清理过好几次了,但总是撕了又贴,防不胜防。”
说起来,这种“曲阜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呢?我问过几个学生,他们说法各不相同。有人说是家教,有人说是电脑维修,还有人猜测可能是别的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大家的好奇心。
我们楼下的保安老王说,上周还有个家长特地跑来物业投诉,说担心自己孩子被这种广告骗了。“人家家长说的在理,这种不明不白的广告,万一是骗局怎么办?孩子社会经验少,容易上当。”
我在想,如果真的是正经服务,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写清楚呢?比如家教就写家教,维修就写维修,何必用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这种“周边400元上门服务”的广告方式,反而让人心里不踏实。
昨天晚上散步时,碰到邻居李老师,她就在大学城里教书。说起这事,她也很担忧:“学生之间现在都在传这个,各种猜测都有。我觉得学校应该出面,要么清理这些广告,要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不能一直这样放任不管。”
说起来,这四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半个月的生活费;对上班族来说,也就是一顿饭钱。但这个定价似乎经过精心考虑,不至于贵到让人望而却步,也不至于便宜到让人觉得可疑。
今天早上,我看到社区群里有人发了照片,说新贴的广告换了个颜色,从白纸黑字变成了粉红色纸张,但内容还是老样子,“曲阜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这几个字格外醒目。看来这广告是跟咱们杠上了。
我在想,也许该给市场监管部门打个电话?或者跟学校保卫处反映一下?毕竟这种事情,弄清楚了对大家都好。如果是正规服务,那就规范管理;如果不是,那更得及时制止,别让更多人受影响。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上周确实听说有学生因为联系这种广告上的电话,差点被骗了押金。好在那个学生机灵,觉得不对劲就及时止损了。但下次呢?不一定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啊。
这件事到现在还是个谜,没人能说清这“曲阜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到底是什么。不过我相信,迟早会水落石出的。在没搞清楚之前,大家最好还是多个心眼,别轻易相信这种来路不明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