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5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毕节茗茶叁小时畅饮套餐
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提起毕节5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的事,说实话,刚听说时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价格靠谱吗?该不会是个噱头吧?正巧上周陪朋友去毕节办事,索性亲自体验了把毕节茗茶叁小时畅饮套餐。
茶舍藏在老城区青石板路尽头,推门就闻到烘焙茶香的暖意。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边烫杯具边笑:"很多人听说500元不限时都觉得是噱头,其实咱们这儿更像个茶文化体验馆。"她手指划过墙边的茶罐,从梅子青的生普洱到蜜香缭绕的东方美人,少说二十几种。
原来茶单暗藏玄机
当我翻开那份牛皮纸茶单才恍然大悟——除了常见龙井铁观音,竟有乌蒙山古树茶这类市面少见的品种。茶艺师弯腰从柜底取出陶罐:"像这款2015年的布朗山熟普,在别处单泡都要百来块呢。"她顺手掰开茶饼,深褐色茶叶间能看到金毫浮动。
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轮流试饮桂花乌龙,银壶每次倾斜都带起一阵甜香。"我们第叁轮换茶了,"戴眼镜的男生举着闻香杯,"刚开始还想着要喝回本,现在倒像在玩茶叶寻宝游戏。"他的同伴接过话头:"可不是嘛,刚才那泡蜜兰单丛的回甘,现在喉头还甜丝丝的。"
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先要了半份滇红暖胃。茶汤在白瓷碗里漾出琥珀光,入口竟有股荔枝干的果酸味。茶艺师见状又推荐试试"冷热双冲"的喝法:同一款茶叶先用盖碗热泡,再置入冰瓶冷萃。说来神奇,热饮时沉稳的木质香,冰镇后竟焕发出薄荷般的清凉感。
窗外日头渐渐西斜,茶舍里开始点亮纸灯笼。我发现有个老先生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摆着叁只不同的茶杯慢条斯理地对比品鉴。搭话才知道他是这儿的老客:"每次选两叁款相近的茶对照着喝,比如今天比较的是不同海拔的云雾毛尖。"他晃着其中一只茶杯,"高处产的鲜爽像山泉,低处的醇厚似米汤,有意思吧?"
不知不觉叁个小时溜走,我们试了六款完全不同的茶。结账时前台姑娘正在给新来的顾客解释:"其实这个毕节5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的重点不在喝多少,而是让人没有压力地接触茶文化。"她递来一包试饮装,"上次有对情侣在这研究了整下午如何泡好白牡丹呢。"
摸着微胀的肚子走在暮色里,忽然想起茶艺师说的话:"有些滋味就像乌蒙山的晨雾,得慢慢等它自己散开。"这次体验确实颠覆了我对茶饮消费的认知——它不像在餐厅点菜,倒更似参加一场流动的茶宴。或许下回该约上爱喝茶的父亲再来,他肯定要对着那些老茶具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