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高邮站大街小巷位置询问

发布时间:2025-11-04 17:57:13 来源:原创内容

高邮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

昨儿个在菜场碰到个外地来的老哥,拉着我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说话带着点北方口音,张口就是:“兄弟,你们高邮哪里有站大街的小巷子啊?”我当时听着就乐了,这老哥怕是把“站大街”理解成别的意思了。

其实咱们高邮人说的站大街,就是字面意思——站在街边唠嗑。特别是夏天傍晚,老街坊们吃完饭,摇着蒲扇往巷子口一站,那叫一个自在。要说这样的巷子,还真得往老城区找。

记得小时候最常去的是北海巷,那儿有棵大槐树,树荫能罩住半条巷子。每天下午四点来钟,卖豆腐脑的吆喝声一响,左邻右舍就端着碗出来了。站在巷子口边吃边聊,谁家孩子考学了,哪家闺女出嫁了,消息比现在朋友圈传得还快。

不过现在要找这样的地方,确实得费点功夫。新城区的马路太宽,车来车往的,站着说话都嫌吵。倒是人民路后面那些老巷子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就是得赶对时辰。去早了没人,去晚了都回家看电视了。

有回我特意傍晚去转悠,在奎楼巷碰到个修鞋的老师傅。他边钉鞋跟边跟我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爱站大街了,抱着手机能看一晚上。”说着指了指对面新盖的小区,“那儿以前是条死胡同,夏天摆个竹床乘凉,现在都改成停车位咯。”

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数府前街那些交错的小巷。有个周末我路过,看见七八个老街坊围成圈,中间两个在下象棋。旁边卖糖葫芦的推车停在边上,也不吆喝,乐呵呵地在旁边看棋。这种随性的热闹,现在可真不多见了。

其实站在巷子口聊天这事儿,看起来简单,里头学问大着呢。站的位置要挑风口,夏天得凉快又不能正对穿堂风。说话的声量要刚好,太大声显得咋呼,太小声又听不见。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默契。

现在偶尔还能在护国寺旁边的小巷里见到这场景。多是些退了休的老先生,提着鸟笼往墙边一站,聊的都是些陈年旧事。有次听见他们在说二十年前的龙舟赛,比划起来眉飞色舞的,仿佛就在昨天。

要是真想找这样的地方,我建议挑个晴好的傍晚,往老城区那些电线杆密集的巷子里钻。看见哪家门口摆着马扎,墙角靠着扫帚,多半就能碰着闲聊的街坊。不过现在这样的地方确实越来越少了,得碰运气。

前两天又遇见那位问路的老哥,他说后来真找到地方了。就在邮局后面的巷子里,看着几个老人家下棋看了半个钟头。他说虽然没完全听懂方言,但那种氛围让他想起老家。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也许这就是站大街的魅力吧。

现在每次路过那些老巷子,我都会放慢脚步。有时候能听见院里传来的炒菜声,有时候是收音机里的扬剧。这些声音和巷子口的闲聊声混在一起,成了高邮最地道的市井交响曲。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