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茗香习礼
荥阳这所学校的课表有点特别——每周叁下午,教室里飘的不是粉笔灰,而是茶香。初叁(5)班的李同学边温杯边说:"刚开始觉得奇怪,现在每周最盼着这节课。"
青瓷茶海里漾开澄黄茶汤,孩子们的手指在盖碗间起落。这不是茶艺培训班,而是将茶道融入日常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导主任王老师翻着教案笑道:"去年试着把《茶经》编进语文课,没想到孩子们自己查起了陆羽生平。"
当茶香漫过课本
历史课正讲到丝绸之路,学生们捧着仿唐鎏金银茶具还原煮茶古法。"原来茶圣在苕溪隐居时,每天要记录二十四种水质!"扎马尾的女生惊呼。她的笔记本上,茶马古道线路图与化学课的茶多酚分子式挤在一起。
数学老师更有意思,让人称茶称水算比例。"300毫升水配6克茶叶,要是泡1200毫升该放多少?这比应用题册子生动多了。"几个男生围在电子秤前争得面红耳赤,仿佛在调试精密仪器。
最让人触动的是那个总沉默的男孩。他父亲在茶山种了半辈子龙井,从前他从不提家里事。自从茶课教到炒青技法,他竟主动带来家中的茶锅,现场演示起"抖、搭、搨、捺"的手法。同学们围着他问东问西那天,他眼里的光比茶汤还亮。
窗外梧桐叶飘进教室,正好落在茶席的紫砂壶旁。孩子们继续斟茶,动作渐渐从容。或许他们还不懂什么是茶禅一味,但至少学会了让水声伴着蝉鸣,安静地等一泡茶舒展。
家长群里最近在传孩子们的变化。张妈妈的留言被顶上热门:"我家那个毛手毛脚的小子,昨天居然跟我说'妈妈,你泡茶的水太烫了'。"后面跟着十几个捂嘴笑的表情。教导主任把这条消息截屏存进教学档案,比收到任何荣誉证书都开心。
茶课没有考试,但期末时要合作操办茶会。孩子们自己写请柬、插花、配茶点,连叁年级的小朋友也像模像样地主持开场。当七十岁的评茶师傅抿着学生奉上的茶连连点头时,几个姑娘转身偷偷抹了下眼角。
暮色染红教学楼时,值日生正在清洗茶具。瓷杯碰撞的清脆声里,隐约能听见两个男生讨论明天要带的茶样。那个曾演示炒青的男孩现在成了"茶博士",课间总有人找他鉴茶。他父亲捎来话说,今年春茶留了最嫩的一篓,专门等孩子们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