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
对于牙克石校门口暗号的记忆
前阵子跟老同学聊天,不知怎么的,就聊起了咱们牙克石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这个话题。他冷不丁问我一句,直接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好多年前。那时候,我们放学总爱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门口聚着,好像确实流行过一阵子对暗号的风气。
我记得那时候的暗号可没电影里那么神秘,大多都是些孩子们之间自创的俏皮话。比如有人会说“今天作业多不多”,你得回“多得像山一样高”才能被认作是自己人。有时候是为了好玩,有时候是为了区分是不是同个“小团体”的。现在想想,那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同游戏,充满了那个年纪特有的天真和幼稚。
不过说实话,这些暗号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这个星期还流行这句,下个星期就换新的了。而且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级流行的都不太一样。我至今还记得,有次我用了隔壁班的暗号,结果被自己班的同学笑了好几天,说我是“叛徒”。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笑的。
那么校门口暗号是否仍在使用呢?这个问题还真让我琢磨了好一阵。前些天我特意去学校门口转了转,跟几个还在上学的孩子聊了聊。他们听我问起这个,都笑得前仰后合,说现在谁还玩这个啊。
现在孩子们的交流方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有自己的微信群、蚕蚕群,有什么事在群里喊一声就行。要是想确认对方是不是自己人,看看对方的社交账号、游戏账号就明白了。时代变了,那种需要面对面说暗号的场景,在他们看来可能已经辞耻迟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那种传统的口头暗号不见了,但新的“暗号”形式却层出不穷。比如说,他们可能会用特定的网络用语,或者在朋友圈发特定类型的照片,这些其实都起到了类似暗号的作用。只是表现形式完全不同了。
我试着问了问现在的老师们,他们也证实了我的观察。一位教了二十多年书的老师说,他确实很久没听说过学生们在校门口对暗号了。现在的孩子们有太多其他的社交方式,那种单纯依靠口头约定的暗号,可能真的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形式变了,但孩子们渴望归属感、想要找到志同道合伙伴的心情,其实一直都没变。只是表达方式随着时代在演进罢了。从以前的口头暗号,到现在的网络社交,本质上都是在寻找认同。
想到这里,我反倒不觉得遗憾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我们那时候的暗号,就让它好好留在回忆里吧。现在的孩子们,也正在创造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独特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