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联络一次300元

发布时间:2025-11-06 03:00:36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在小区便利店买东西,总听见几个老邻居凑在收银台旁边闲聊。他们压低声音说什么“和龙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还有个戴鸭舌帽的大叔插嘴:“现在这附近联络一次300元算便宜的了。”

我攥着矿泉水结账,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连楼下王奶奶都开始研究智能手机了,可这些听起来像暗号的话,到底在说什么呢?

藏在手机里的新行当

回家路上我特意绕到社区公告栏看了看。果不其然,在“家电维修”和“房屋出租”的夹缝里,贴着几张手写小广告。字迹歪歪扭扭的,内容却和邻居们聊的对得上。你说现在的人脑子怎么转得这么快?刚兴起附近的人功能,就有人琢磨出赚钱的门道。

隔壁小李在饭点来串门,我顺口提了这事。他噗嗤笑出声:“哥你这是2骋冲浪啊?”说着掏出手机划拉两下,“你看这个‘和龙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群,都建到第叁个了。”

我凑过去瞄了眼,群公告写着具体操作:打开微信附近的人,按指定方式改备注,有人来加就通过。完成后再回到这个群领红包。说白了,就是租你的微信好友位。

叁百块背后的生意经

后来在修车行遇见个做中介的小伙子,他边拧螺丝边和我唠。说这行当最早从南方传过来,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人组织。为什么偏偏是叁百这个数?他抹了把汗:“价高了引人注意,价低了没人干。叁百刚合适,够吃两顿火锅,又不至于让人舍不得。”

我问他这附近联络一次300元的服务,到底哪些人在用。他扳着手指头数:有微商要加本地客户,有新开的店要推广,还有...他突然刹住话头,嘿嘿一笑:“反正都是正经生意。”可那表情明明在说别的。

晚上散步经过广场,跳舞的阿姨们音响里放着网络神曲。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牛皮癣广告嘛?只不过从电线杆搬到了手机里。以前是贴传单,现在是租微信。形式变了,底层的逻辑还是那套。

前几天楼下便利店换了收银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有次听见她打电话,语气挺着急:“妈你别信那个,我同事就是信了和龙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把戏,账号都被封了...”

我结账时多看了她两眼。她有点不好意思:“叔叔你也知道这事?千万别让我妈参与,她搞不懂这些的。”说着扫了眼我手里的老年机,突然笑了,“不过您这手机想玩也玩不了。”

现在每次听到有人提起附近联络一次300元,我就会想起那个小姑娘的话。技术在往前走,可有些老道理永远不过时——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处处是陷阱。那些看起来轻松的钱,往往藏着你想不到的代价。

昨天路过社区办公室,看见网格员正在组织防诈骗讲座。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新型骗局,角落里就写着“租借微信账号”的风险。几个老人家戴老花镜认真记笔记,这画面让人莫名安心。

或许再过阵子,又会出现新的说法、新的价格。但不管怎么变,守住自己的底线总不会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