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水磨工作室喝茶,肥城水磨茶室品茗时光
肥城水磨工作室喝茶这件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天路过老街,忽然闻到一阵茶香,转头就看见那家挂着木招牌的工作室。门口摆着两把竹椅,有个老师傅正不紧不慢地冲茶,那架势看着就让人想坐下歇歇脚。
推门进去,发现这里和普通茶馆不太一样。墙上挂着些老照片,柜子里摆着各种茶具,最特别的是角落里那台老式水磨。店家说这是祖传的物件,现在还能用,偶尔会磨些芝麻粉掺在茶点里。说着就给我端来一碟刚出炉的绿豆糕,上面果然撒着现磨的芝麻粉,香得很。
茶香里的慢时光
说来奇怪,坐在水磨工作室里喝茶,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老师傅递来一杯凤凰单丛,茶汤金黄透亮。他边斟茶边说,现在人都图快,连喝茶都要速泡。可好茶就像生活,得慢慢品。这话听着平常,但在那时那刻,却让人觉得特别在理。
隔壁桌坐着位常客,熟门熟路地自己取茶杯。他说每周都要来坐坐,倒不是为了喝茶而喝茶,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工作室保留着传统的炭火煮水法,水开的咕嘟声和淡淡炭火味,让人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灶台。
我试着学老师傅的手法泡茶,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里都是学问。水温要恰到好处,注水要轻柔,出汤要利落。老师说现在年轻人总嫌麻烦,可正是这些“麻烦”,让喝茶成了件有仪式感的事。在肥城水磨茶室品茗时光,确实能让人从忙碌中抽身,好好喘口气。
第二次去的时候,正赶上他们在做茶点。用的是老方子,糯米粉里掺了桂花蜜,配上刚磨的芝麻粉。喝着清茶,吃着甜而不腻的茶点,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茶如人生。初入口时微苦,回甘却悠长,就像日子,总要先经历些滋味,才能品出其中的好。
工作室的老板说,他们不太做宣传,来的多是熟客。有人来这里谈事,有人只是发呆,还有位老教授经常带着书本来,一坐就是一下午。这里不像商业茶馆那么讲究排场,倒更像朋友家的客厅,随意又自在。
那天临走时,老师傅送我一小包他们自配的茶。说是在传统配方上加了点新意,适合晚上喝。回家泡了一杯,茶香在唇齿间久久不散。忽然想起工作室墙上那句话:茶不论贵贱,适口为珍。这话放在生活中,似乎也挺适用。
后来我也成了那里的常客。每次推开那扇木门,闻到熟悉的茶香,心情就会莫名平静下来。有时候想想,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能有这么个让人慢下来的地方,确实是件挺难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