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做大活的地方,临夏好做工的场所
临夏这地方,说起做大活,老张头最有发言权。他那双手啊,真是闲不住,年轻时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现在带着几个徒弟专门接各种力气活。前两天碰见他,正蹲在路边啃馍馍呢,我凑过去问:"张叔,最近活儿多不?"他抹了把汗,嘿嘿一笑:"咱临夏这地界,只要肯下力气,还愁没活干?"
这话倒是不假。走在临夏街头,总能看见叁五成群的工友聚在路口等活。装修师傅老马说,他们现在都形成固定据点了,东门那片等着干装修的,西关那边等着搬家具的,都是熟面孔。有个外地来的小伙子刚来时摸不着门路,在街上转悠了两天,后来跟着老马干了半年,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
手艺人的生存之道
要说在临夏找活干,光有力气还不够。李大姐在城南开了个裁缝铺,专门改衣服、做窗帘这些零活。她常说:"现在的人啊,买现成的衣服总觉得不合身,这就给我们留了口饭吃。"她的铺子不大,但总挤满了人,老顾客都认她的手艺。
其实在临夏,像李大姐这样靠手艺吃饭的人还真不少。装修队的王师傅最拿手的是贴瓷砖,他贴的砖那叫一个平整,缝隙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找他干活的人都排到叁个月后了,可他还是那个脾气:宁可少接活,也要把每家的活儿都干漂亮了。
说到这个,我想起去年帮亲戚家装修的事。当时找了两个师傅,一个要价低但干活毛糙,另一个就是王师傅这样的,虽然贵点,可活儿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最后亲戚咬咬牙选了贵的,现在看着家里平整的墙面,直说这钱花得值。
在临夏做工,口碑特别重要。老张头常跟徒弟们念叨:"咱们干力气活的,更得讲究个诚信。今天你糊弄活儿,明天就没人找你了。"这话说得在理,现在老张头的电话都快成热线了,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活儿一个接一个。
不过话说回来,在临夏找活干也得擦亮眼睛。有些刚来的小伙子心急,见活儿就接,结果遇到不好说话的雇主,干完活结账时闹得不愉快。后来大家都学聪明了,接活前先把价钱说清楚,该签合同的签合同,该留凭据的留凭据。
现在临夏发展得快,新小区一个接一个地建,装修的活儿自然就多了。有个刚从技校毕业的小伙子,学了水电安装,开始在街边等活儿,后来手艺传开了,现在光靠老客户介绍就忙不过来。他说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叁家,虽然累,但心里踏实。
说到临夏好做工的场所,除了街边这些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现在也有了正规的中介所。不过很多老师傅还是习惯在老地方蹲活,他们说这样自在,还能跟老伙计们聊聊天。倒是年轻人更喜欢去中介所,觉得那样更稳妥。
前两天路过老城区,看见几个老师傅在树荫下边等活边下棋,那悠闲劲儿,一点都不像为生计发愁的样子。问他们怎么这么淡定,其中一位老师傅说:"在临夏啊,只要有门手艺,肯出力气,日子总能过得去。"这话说得朴实,却道出了实情。
其实想想,无论是在临夏还是其他地方,做人做事都是一个理:认真把活干好,把信誉守住,这日子就会越过越有奔头。就像老张头常说的,活儿干得好不好,雇主心里都有数,今天你认真对待每个活儿,明天活儿就会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