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小巷子里150的爱情,小巷深处150元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11:10:46 来源:原创内容

那家藏在老城墙后面的麻辣烫小店,飘出的香味能拐叁个弯。塑料棚子支棱着,下雨天还得小心避开漏雨的位置。老板娘总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边擦桌子边招呼:“两位吃点啥?今天牛肚新鲜着呐!”

第一次带小雯来这儿,我兜里只剩一百五十块钱。她盯着菜单犹豫半天,最后只要了份十二块的素菜锅。“够了,”她说,“天热,吃不下太多。”可我知道,她是看见我手机里弹出的催缴话费短信。

那一百五十块能吃叁顿

后来我们养成习惯,每周五下班都来。点两个小锅,加份五块的土豆粉,再来两瓶汽水,刚好五十。剩下的钱够我们再约两次——老板娘总会多给两串豆腐泡,说是卖不完的。有回下大雨,棚顶漏水滴进小雯的汤碗里,她笑着把碗挪开:“这下连调料都省了。”那晚我们挤在伞下往回走,她突然说:“其实这样挺好的。”

巷子口的修鞋大爷认得我们了,每次路过都笑眯眯的。斜对过洗衣店养的那只橘猫,总会趴在我们的鞋子上打盹。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拼成了我们最初的日子。小雯有次算账,惊喜地发现:“哎,咱们在这条巷子花的钱,加起来刚过一千五!”好像花得越少,感情反倒越沉甸甸的。

后来我换工作涨了工资,能带她去商场里的餐厅了。可落地窗外精致的假花,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某天加班到深夜,我们又拐进那条巷子。老板娘正收摊,看见我们,二话不说重新点火:“等着,给你们多加个蛋。”

热汽模糊了镜片时,我突然明白——那些精打细算的日子,反倒让每分钱都变得具体。具体到能记住对方爱吃什么配料,具体到知道哪块地砖不平要提醒她避开。这大概就是生活最踏实的模样吧,在寻常巷陌里,用最朴素的温度,慢慢熬出日子的滋味。

巷子深处的温情还在继续。上周再去,发现老板娘把漏雨的棚顶修好了。“总不能一直让客人躲着雨吃呀,”她擦着杯子,“你们常来,也算老主顾了。”小雯悄悄在记账本上写:第150次光顾。这个数字,恰好是我们最初那份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开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