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荆门学生500元叁小时通话
那天刷手机,看到一个挺扎眼的本地消息:荆门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说实话,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诈骗了?五百块对大人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初中生,那得攒多久零花钱啊。
后来仔细看才知道,根本不是我想的那回事。这孩子叫小磊,是我们荆门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他父亲在外地工地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那五百块钱,是他攒了快半年的早饭钱和偶尔帮邻居跑腿挣的。
那个特别的晚上
小磊用这笔钱做了件事——给他爸爸打了叁个小时的长途电话。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从数学考了多少分,说到班里的篮球赛,再到最近看的动画片。他爸在电话那头听着,偶尔插几句话,大部分时间都在笑。
说实话,我刚听说这事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现在谁还打长途电话啊?微信视频不香吗?可小磊家的情况有点特殊,他爸爸在的工地在很偏远的山区,信号特别差,只有最老式的电话能打通。视频?想都别想,卡成辫辫迟都不错了。
小磊后来说,其实最开始他也觉得贵,五百块呢,能买好多东西了。但那天他数学考了班里第一,特别想第一时间告诉爸爸。他说:“我就想听我爸夸我一句,就像他在家时那样。”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我们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反而很少好好说话了。发个表情包,点个赞,好像就完成了交流。但小磊这叁个小时的电话,让我想起了以前——那时候打电话是按分钟计费的,每个人都会把想说的话在心里排练好几遍。
小磊这件事在班里传开后,挺多同学开始算自己的零花钱能打多久电话。有个小姑娘悄悄跟我说,她算了算,要是每周省下奶茶钱,一个月也能给在外地的妈妈打一次长长的电话了。
其实想想,荆门学生500元叁小时通话这件事,贵的不是话费,是那份愿意把零花钱换成陪伴时间的心意。现在孩子哪个不会算账?但他们更懂得,有些东西是算不清的。
小磊爸爸后来知道了这五百块钱的事,在电话里说了孩子一顿,说太浪费了。但据小磊说,那晚挂电话前,他听见爸爸在电话那头悄悄抹眼泪。这个平时在工地上再累都不吭声的汉子,被儿子这叁个小时的电话打哭了。
这事过去一个月后,小磊收到爸爸从工地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个崭新的智能手机,还有张字条:“儿子,爸换工地了,这里信号好,以后咱们天天视频。”小磊说,那天他抱着手机哭了,但没告诉他爸。
现在小磊和他爸还是经常打电话,不过改用网络通话了,不再需要花那么多钱。但他说,那叁个小时的电话他永远记得,因为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虽然爸爸不在身边,但爱一点都没少。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能有人愿意花五百块钱,就为了好好说会儿话,这事儿本身就很珍贵。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来计算值不值得,特别是感情这回事。
现在偶尔看到有学生抱着手机聊很久,我都会想起小磊那荆门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故事。或许在孩子们心里,早就明白了一个我们大人经常忘记的道理——最贵的从来不是话费,而是电话那头愿意听你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