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2 08:05:26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木门的时候,檐角的铜铃正好被风吹响。丽江水磨工作室就藏在古城西南角一条青石板路尽头,要是没人指路,还真容易错过。

工作室主人老杨正蹲在院里挑拣茶叶,看我进来也不起身,只抬手指了指榆树下的空竹椅:“水刚滚,自己搬椅子坐。”这随意的招呼倒让我松了口气——比起那些过分热情的茶馆,我更爱这份邻里串门般的自在。

水声里的慢时光

老杨这间工作室的前身,是祖上传下的水磨坊。他保留着老水车,水流顺着竹渠哗哗地冲转木轮,那声音不像城市噪音般刺耳,反倒衬得四周更静了。石槽里泡着几块才淘来的茶饼,水花溅上去,渐渐晕出深褐色的纹路。

“现在的人啊,连等水烧开的耐心都没有了。”他拎起铁壶往盖碗里注水,蒸汽模糊了镜片,“但我偏喜欢守着炭炉看水泡从蟹眼变成鱼眼,这五六分钟里,你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我捧着他递来的白瓷杯,茶汤是通透的琥珀色。尝一口,回甘从舌根慢慢渗到喉咙,确实和办公室里牛饮的茶包不一样。

茶渣里藏着的旧事

第叁泡茶出汤时,老杨忽然盯着我的杯底看了会儿:“你这茶渣立起来了。”见我疑惑,他眼角笑出深纹:“我奶奶说,茶梗竖起来,说明有故人要来。”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熟悉的乡音,竟是位二十年没见的纳西族老友。

我们围着茶桌说起当年在黑龙潭捡蘑菇的旧事,老杨不时往我们的杯里续水。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就这样在茶香里流淌,直到夕阳把水车的影子拉得老长。

老友临走前摸了摸斑驳的木门框:“这门槛比我记忆中又矮了两寸。”老杨往炉里添了块新炭:“不是门槛矮了,是我们走过的路多了。”

暮色渐浓时,我帮着老杨收拾茶具。他忽然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该有个水磨坊,让奔忙的念头转得慢些,才能碾出生活本真的味道。”我低头看着杯中舒卷的茶叶,想起今天这场意外的重逢,觉得这话确实在理。

古城华灯初上,我踏上归途时,老杨还在院里守着那炉将持续整夜的炭火。铜铃又在风里响起来,这次像是专为送别而摇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