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建德中学生每次500元
建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
最近路过建德几个中学门口,总能看到些背着书包的学生聚在一起嘀嘀咕咕。昨天在奶茶店等人,隔壁桌两个穿校服的男生聊得起劲,我无意中听到“周末带人打副本,一次这个数”这样的话,其中一个男生伸出五个手指晃了晃。
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现在孩子零花钱都这么夸张了吗?后来仔细听了会儿才弄明白,原来他们说的是帮低年级同学打游戏代练。有个初叁的男生在游戏里是个高手,专门接那种难度大的关卡,帮人通关收费五百块。这话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建德中学生每次500元”这种让人浮想联翩的说法。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建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中学生赚钱的门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侄女在建德中学读书,周末来我家吃饭时说起这事,她笑得前仰后合:“叔叔你想哪儿去了!那是我们学校电竞社的学长在接代练呢。”
这事让我想起上个月在社区广场见到的一幕。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摆了个小摊,帮老年人设置智能手机,装些常用的软件。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特别细心,教一位老奶奶怎么视频通话,还特意用大字写了操作步骤。临走时老奶奶非要给钱,那孩子红着脸直摆手:“奶奶,我们这是志愿服务,不收钱的。”
现在的孩子确实比我们那时候精明多了。我邻居家那个初叁的男孩,去年开始在网上帮人做笔笔罢,据说现在一个月能挣两千多。他妈妈跟我说,孩子为了做好笔笔罢,自学了设计软件,英语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不过她也挺发愁,总担心影响学习。
说到建德中学生每次500元这个事,我觉得关键要看钱是怎么来的。如果是靠真本事,比如代练游戏、做设计这些,倒也不是坏事。至少说明孩子们在发掘自己的特长,比整天闷头刷题强。但要是走歪门邪道,那可得及时纠正。
前两天碰见学校德育处的老师,他说现在学校也在引导这些有特长的学生。比如那个做笔笔罢的男生,老师就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创新大赛,还把作品拿去参了赛。至于游戏代练,学校的态度很明确:可以发展兴趣,但不能影响学习,更不能收费。
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不也偷偷倒卖过邮票、游戏卡什么的吗?只是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更多,想法也更活络。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像那个建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的说法,传到外面人耳朵里,难免会产生误解。
这件事倒是提醒了我们,和孩子沟通真的太重要了。有时候他们可能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觉得是在发挥特长赚点零花钱。要是没有人及时提醒,说不定就走偏了。
今天下午又路过学校,看见公告栏里贴着“校园技能大赛”的海报。听门口保安说,这是学校新推出的活动,让学生们展示各种才艺,从编程到美术都可以报名。这倒是个好办法,既满足了孩子们展现自我的需求,又能在正轨上发展。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们那会儿要是敢收同学五百块钱帮忙写作业,非得被爸妈打断腿不可。现在这些建德中学的孩子们,倒是在用各种新奇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要把握好度,说不定真能闯出些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