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邻近中学生服务一次500
最近在康定约附近的小区里,总能看到一些穿着校服的身影在街角晃悠。起初以为是孩子们放学打闹,后来听见邻居大妈们闲聊才知道,原来有些初中生在偷偷做“小生意”。
那天我去菜市场买菜,路过巷子口时被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叫住。“叔叔...要帮忙跑腿吗?”回头看见个瘦小的男孩,校服洗得发白,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我问他怎么收费,他小声说:“一次500。”这价格让我愣住了,毕竟在我们这小地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藏在书包里的秘密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原来这已经成为附近中学生之间心照不宣的“行情”。这些孩子提供的“邻近中学生服务”五花八门,有的帮上班族接送幼儿园的弟弟妹妹,有的替老人家搬运重物,甚至还有帮忙辅导小学生功课的。
有个叫小雨的女孩告诉我,她每天放学后要帮叁家店铺送外卖。“妈妈生病了,爸爸在工地打工,我得攒下学期的学费。”她说这话时一直低着头,用脚尖碾着地上的小石子。那单薄的肩膀,看着真叫人心疼。
其实这些孩子都很懂事,知道区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会避开危险场所,遇到可疑的人就立刻躲开。有个孩子跟我说,他们有个“安全暗号”,如果发现不对劲就在群里发个表情,附近的同学就会过来帮忙。
温暖在邻里间流淌
令我感动的是,街坊邻居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些孩子。便利店老板娘总会“不小心”多找零钱,水果摊老板经常把快过季的水果“处理”给他们,就连小区保安也会特意在他们经常路过的地方多巡视几趟。
张阿姨跟我说:“这些娃娃不容易,我们大人能帮就帮点。上次看到有个孩子淋雨送快递,我都快心疼死了。”她说后来几个邻居凑钱买了雨衣雨伞,就放在门卫室供孩子们随时取用。
现在这片社区的氛围特别温暖。孩子们靠自己的劳动赚取零花钱,大人们用善意的谎言给予帮助。这种相互扶持的关系,比单纯的施舍要珍贵得多。
昨晚又遇见那个瘦小的男孩,他正兴高采烈地数着零钱。“再跑叁单就能给奶奶买护膝了!”他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挂着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笑容。望着他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