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200米内约会附近的人,周边200米快速约见同城好友
手机一震,缘分就在转角
晚上九点半,刚加完班的小王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写字楼。初秋的西宁已经有些凉意,他掏出手机习惯性地点开那个熟悉的蓝色图标。“西宁200米内约会附近的人”,这个功能他用了小半年,却一直没敢真正约见过谁。就在这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提示——“‘青海湖摄影爱好者’就在您北侧180米处的咖啡馆”。
要说在西宁这样规模的城市里,200米真是个奇妙的距离。它既不会远到让人失去赴约的冲动,又不会近到让人感觉隐私被侵犯。想想看,从力盟步行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差不多就是200米,在唐道637转个弯的工夫,可能就与某个有趣的灵魂擦肩而过。
记得上个月,我在中心广场附近等人,闲着无聊就打开了定位功能。好家伙,原来隔壁长椅上那个同样在等人的姑娘,竟然和我喜欢同一个地下乐队。我们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从演唱会聊到青海民歌,直到她等的朋友出现才结束。虽然最后没留联系方式,但那半小时的闲聊让人整天心情都很好。
这种距离的妙处在于,它把虚拟的网络关系迅速拉回现实。你不再是在和屏幕上冰冷的头像聊天,而是知道对方就在隔壁商场、对面书店,或者街角的拉面馆。有时候我会想,也许上周在莫家街买酿皮时排在前面的那个人,此刻正在手机另一端和我打招呼呢。
不过真要说到“周边200米快速约见同城好友”,很多人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这点我倒有些心得:第一次见面最好选在开放式场所,比如万达里的咖啡厅,或者人民公园的长椅。西宁本来就不大,200米范围内总能找到这样的地方。而且咱们西宁人实在,相处起来没那么复杂。
我认识的小马就是在水井巷附近通过这个功能认识现在对象的。当时他正在找一起吃羊肉泡馍的饭搭子,刚好匹配到同样独自觅食的姑娘。现在俩人每个周末都要去探索西宁的各种小巷美食,从烤羊肉到甜醅子,把200米范围内的馆子吃了个遍。
其实在现代城市生活里,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隔着几条街,而是明明就在同一个商圈,却因为种种顾虑不敢开口打招呼。这个功能就像是个友善的中间人,帮你轻轻推开门,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勇气和缘分了。
当然啦,见面后的故事各不相同。有时候聊几句发现话不投机,礼貌道别就是;有时候却能遇到特别投缘的人,就像上周我在新华百货附近遇见的那位藏族画师,我们站在街边聊唐卡艺术就聊了整整一个小时。
生活在西宁这样的城市,我们既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保留着高原古城特有的温度。下次当你独自在西门附近逛街,或是在麒麟湾散步时,不妨也试试看。说不定在下一个转角,就会遇到那个能一起喝盖碗茶、聊青海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