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集安车站旁的小巷
集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我一直对它们充满了好奇。每次从车站出来,总能瞧见那些窄窄的、有些老旧的巷口,它们就那样安静地待在喧嚣的马路边上,像在打盹儿的老人。这天下午,我没什么急事,便决定走进去瞧瞧。
拐进集安车站旁的小巷,外面的车流声好像一下子被过滤掉了,周遭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脚下的石板路不算平整,缝隙里还探出些倔强的青苔。两旁的房子都不高,墙面斑斑驳驳的,留着些雨水冲刷过的旧痕迹。偶尔能看到几扇木窗户,上面的蓝漆已经剥落得差不多了,露出了木头原本的颜色。
巷子不宽,阳光只能斜斜地照进来一半,把这片小天地分成了明暗两面。一位老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摇着蒲扇,半眯着眼睛。他旁边放着一个老式的收音机,正咿咿呀呀地放着什么戏曲。我走过时,他抬眼冲我笑了笑,那笑容很淡,却很实在。再往前,有家小小的理发店,红色的转灯无声地转着,老师傅在里面不紧不慢地忙活,那份从容,是外面快节奏的世界里很难找到的。
声音与气味交织的日常
越往里走,生活的声音和气味就越发清晰起来。不知哪家窗口飘出了炒菜的香味,带着浓浓的锅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吧。几个孩子笑着从身边跑过,追逐着一只皮球,他们的叫喊声在巷子里显得格外清脆、响亮。头顶上,居民们晾晒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动着,像一排排彩色的旗帜。
这条集安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它没有非要展示给谁看的历史厚重感,也没有为了吸引游客而刻意营造的风情。它就是那么自然地存在着,承载着最普通的日子。住在这里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不被打扰的节奏,他们按自己的步调生活着,从容而安稳。
我停下脚步,靠着有些温热的墙壁。站在这儿,能隐隐望见巷口外火车站那现代化的轮廓,听见隐约传来的列车汽笛声。一门之隔,仿若两个世界。外面是奔流不息的速度与效率,里面却是可以慢慢流淌的时光。这两种节奏对比鲜明,却又在这小小的巷口奇妙地共存着。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的人家陆续亮起了灯。那些从窗口透出的、暖暖的灯光,让这条集安车站旁的小巷显得更加宁静和温柔。我转身朝巷口走去,心里的那份好奇,好像不知不觉间被一种安然的情绪取代了。这条巷子或许很快就会消失在发展的浪潮里,但至少在今天,它为我保留了一份属于旧时光的、缓慢而真实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