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哪个巷子有姑娘,乐陵姑娘常在哪些巷子
老槐树下的闲谈
前阵子路过乐陵老城区,在街角那棵大槐树下歇脚,听见两位摇着蒲扇的大爷正唠嗑。其中一位眯着眼问道:“你说现在乐陵哪个巷子有姑娘伢们常走动?我咋觉着比从前冷清多了。”另一位呷了口茶,慢悠悠地接话:“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去处喽,不过你要说乐陵姑娘常在哪些巷子,金丝巷那头倒还见着几个穿汉服拍照的女学生。”
这话倒让我想起,表妹上周发朋友圈,九宫格照片里她穿着藕荷色马面裙,背景正是金丝巷的青砖黛瓦。问她怎么找到这地方的,她语音里带着笑:“姐,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有个‘乐陵打卡’群,哪条巷子新开了咖啡馆,哪个老院墙适合当背景,消息灵通着呢!”
如今再说起乐陵哪个巷子有姑娘,早不是旧时概念。去年改造完的梧桐巷,现在成了“网红巷”,初夏时整条巷子飘着梧桐絮,姑娘们举着棉花糖在漫画墙前摆造型。最火的那家果茶店,老板娘是返乡创业的90后,她把乐陵小枣研发出七种口味,姑娘们边喝边自拍,顺手还给家里捎两盒枣糕。
不过要说最有烟火气的,还得数傍晚的南马道。叁轮车支起的麻辣烫摊子周围,总围着刚下班的姑娘们。穿职业裙的银行职员和套着卫衣的幼师挤在同一张矮桌前,烫着豆皮丸子聊相亲趣事。戴眼镜的姑娘夹起鱼丸吹气:“我妈非让我去见国税局那位,结果人家开口就问我会不会做乐陵枣馍...”周围顿时笑倒一片。
倒是文化馆后身的古籍书店,总静坐着些特别的姑娘。上次见着穿亚麻长裙的姑娘在古籍区站了半钟头,结账时抱着《乐陵县志》和《金丝小枣栽培技术》。店员后来告诉我,那是农科所的技术员,在考证古法嫁接。这类姑娘不常扎堆,但在某些巷弄里,你总能遇见几个专注得发着光的侧影。
其实乐陵姑娘常在哪些巷子,早变成了流动的风景。她们在晨光里的菜市场挑选鲜藕,在午后的裁缝铺改旗袍腰线,在夜市的糖画摊前举着亮晶晶的凤凰。若非要找个固定答案,或许该说——哪条巷子飘着生活气息,哪条巷子就走着乐陵姑娘。
忽然想起大爷们的对话,如今倒品出别的滋味。他们惦记的或许不是具体答案,而是记忆里扎着麻花辫的姑娘们,曾怎样让巷子充满生机。就像我母亲总念叨,她当姑娘时在东风巷棉纺厂上班,下班铃响时,几百个姑娘涌出巷口的场面,比现在任何网红打卡点都壮观。
傍晚时我又绕回金丝巷,果然遇见叁个拎着画板的姑娘。她们坐在美人靠上写生,画老窗棂上纠缠的紫藤。穿工装裤的姑娘笔尖蘸着暮色,突然转头问同伴:“你说二十年后的姑娘,会来画我们此刻坐着的巷子吗?”这个问题,随着晚风飘进了巷子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