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高端外卖私人工作室,湖州精品私厨外送专属服务
最近总听朋友念叨,说在湖州想找个像样的地方吃饭真是越来越难了。不是餐厅太吵,就是菜式总那几样,吃来吃去都腻了。直到上周末去同事家做客,才发现原来现在流行这种吃法——湖州高端外卖私人工作室。
那天刚踏进同事家门就闻到股特别的香味,不是饭店那种浓烈的调料味,是温润的、带着食材本身清甜的气味。桌上摆着青瓷餐具,每道菜都精致得让人舍不得动筷子。最特别的是,那位负责现场料理的师傅就安静地在开放式厨房里忙碌,动作行云流水,像在完成什么艺术作品。
原来外卖可以这么不同
说实话,我以前对外卖的印象还停留在塑料餐盒和糊成一团的炒菜上。可眼前这桌,从冷盘到主菜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温度,装盘比很多高级餐厅还讲究。那位厨师笑着说,他们这种湖州精品私厨外送专属服务,重点不在“外卖”这两个字,而在“私人定制”。
记得有道清汤鱼圆,鱼圆嫩得能在舌尖化开,汤底清澈见底却鲜得让人咂舌。厨师说这是凌晨刚从太湖捞上来的白鱼,现场处理现场做的。这让我突然想起以前在酒楼吃的同类菜式,虽然也不错,但总觉得少了点鲜活气。
其实这种服务最打动我的,是那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厨师完成菜品后会简单介绍食材和做法,然后就会留出私人空间。不会像有些餐厅服务员那样过分热情,也不会冷场。这种模式特别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既想吃得讲究,又不想折腾。
藏在城市角落的美食艺术家
后来特意打听才知道,做这行的厨师多半都有大酒店的工作经历。选择这种模式,用他们的话说是“想做更纯粹的食物”。没有固定菜单,每次都要根据客人喜好和时令食材重新设计,这确实比在酒店按标准流程做菜更有挑战性。
我认识的一位主厨说过很有意思的话:“在酒店做菜是工作,在这里做菜是生活。”他们经常要天没亮就去挑食材,有时为了某样调料要跑好几个市场。这种对食材的执着,在标准化经营的餐厅里确实越来越难见到了。
现在这种湖州高端外卖私人工作室慢慢多起来了,有的专做本地菜,有的擅长融合料理。不过共同点是都保持着小规模运营,像手工作坊那样精心对待每份订单。这种模式能生存下来,大概就是因为抓住了现代人对饮食的两个基本需求:品质和私密。
前两天又约了次他们的服务,这次是在家给老人过生日。老人家吃不惯西餐,又嫌传统中餐太油腻。私厨师傅就设计了套少油少盐的宴席,连平时胃口不好的父亲都多吃了半碗饭。母亲直说这比去饭店舒服多了,不用扯着嗓子说话,还能随时起身活动。
可能这就是饮食最本真的样子吧——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种生活体验。在忙碌的都市生活里,能偶尔享受这样贴心的美食服务,倒也不失为一种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