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附近特殊茶馆在哪,韩城怎么找特别的茶
韩城附近特殊茶馆在哪
这两天总听朋友念叨,说韩城藏着些特别的茶馆,可每次按导航找过去,总差了点意思。这事儿还真得讲究方法,光靠手机软件可不行。我琢磨着,或许得换个思路来找。
记得上个月在古城闲逛时,无意间拐进一条青石板巷子。巷口晾着中药包的布帘子飘来淡淡药香,往里走十来步,竟看见个竹编茶牌——"老树单丛"。推门进去,满墙茶罐子按节气排列,穿麻布衫的茶师正在炭炉前焙茶。这种地方啊,导航上搜不到的,得靠脚步丈量才能遇见。
后来跟本地茶客闲聊才发现,他们找茶都有自己的门道。老城南的早市有个卖茶具的周师傅,他总把紫砂壶摆成北斗七星阵。要是有人能认出其中两把朱泥壶的年份,他就会从柜台底下抽出张毛边纸,用毛笔写叁个字递过来。去年冬至那天,我按他写的"梅影斜"找去,果然在梅树掩映的院落里喝到了十年陈的老白茶。
其实韩城这些特别茶馆有个共同点,它们往往挂着不相干的招牌。比如西街那家修补古籍的"翰墨斋",要不是看见店员端着茶盘穿过天井,谁能想到里间藏着茶室呢?还有东门外那间藤艺作坊,得预定他们的竹编课程,才能顺道品到山民自采的野茶。
最近倒是发现个取巧的法子。每到清明前后,留心观察那些拎着竹篮采青的大婶。她们篮子里除了茶叶,偶尔会带着当季的野花或草药。有次跟着位篮中有茉莉的阿姨,果然在白墙黛瓦间找到个窨制花茶的处所,满院子的茶坯正在吸收花香呢。
现在要是再有人问我怎么找特别的茶,我会建议他们清晨去老茶厂门口转转。那些推着自行车等头道茶的老茶客,车把上都挂着不一样的标识——有的系着红绳结,有的绑着铜铃铛。跟着系松果挂饰的那位老爷子,保准能寻到今春最野性的岩茶。
其实在韩城找茶就像拼图,茶叶铺子、茶点师傅、甚至卖山泉的送水工,每人握着一小块线索。前天在裱画店避雨时,无意间看见装画轴的桐木箱里铺着茶梗防潮,就这般又寻到个以古法存茶的所在。那里的主人用不同年份的茶梗铺地,走进茶仓时,脚下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像踏过秋天的落叶。
昨夜路过文庙墙外,看见几个年轻人围着陶罐煮茶,罐里飘出陈皮香。他们说是跟着城隍庙夜巡灯笼的光晕找到这里的。看来在韩城,每代人都有自己找茶的方式,这大概就是茶香能绵延千年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