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200元一次的还有吗,赤壁200元一次的现在有吗
这两天路过江边,总能看到不少人聚在赤壁景区门口张望。我听见有人小声嘀咕:“赤壁200元一次的还有吗?”这话像颗小石子,在人群里荡开圈圈涟漪。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景区确实推出过200元套票,能把主要景点逛个遍。那会儿价格牌刚挂出来,售票窗口前排起的长龙拐了叁道弯。穿着碎花衫的阿姨攥着钞票往前挤,戴草帽的大爷不停看表——谁都怕错过这实惠。可今年立夏后,再没见着那样热闹的场面。
价格牌前的困惑
今天特地凑近售票处,价格表上最显眼的位置写着“赤壁古战场全票180元”。旁边穿工作制服的小姑娘被围在中间,同样的问题听了不下二十遍:“现在还有200元通票吗?就是去年那种...”她擦擦额角的汗,声音有些哑:“目前是分景点售票,您说的那种套餐要等节假日才有。”
穿 Polo 衫的大叔捏着钱包犹豫:“单买几个主要景点就超三百了...”他转头问我,“您知道哪儿还能找到赤壁200元一次的优惠不?”我摇摇头。身后传来年轻母亲安抚孩子的声音:“等下次搞活动,妈妈再带你看火烧战船表演好不好?”
景区纪念品商店的老师傅正整理羽毛扇,听见议论插了句话:“早先那200元的票啊,连仿古战船都能坐。现在船票单独卖八十,是贵了些。”他手里的鹅毛扇扑簌簌响,像在替人惋惜。
江风里的变化
沿着石阶往江边走,遇见个摆摊拍照的师傅。他的相机包褪了色,叁脚架却擦得锃亮。“您常在这儿做生意,觉得票价变化大吗?”他放下反光板笑了:“怎么说呢,以前200元能玩整天,现在同样花费只能挑着玩。不过...”他指指新建的痴搁体验馆,“新添的玩意儿确实要成本。”
这时有个学生模样的姑娘跑来问路,顺口提起她在网上看到过赤壁200元一次的旧攻略。“按那个规划根本玩不下来,”她擦着汗抱怨,“光门票就超预算了。”拍完照的游客凑过来搭话:“我们买了联票,两个大人加个孩子,进门就花了五百多。”
江风吹动岸边的芦苇,几只白鹭掠过当年火攻的水域。我忽然想起苏轼那句“大江东去”,千年前的硝烟早被江水冲淡,如今游客的烦恼却真实得很。
往回走时又经过售票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新推出的“夜游赤壁”项目。工作人员身边还围着人,那些询问“赤壁200元一次的现在有吗”的声音,渐渐融进暮色里。或许下个黄金周会有新方案?我盯着江面泛起的月光,突然觉得这问题就像潮水,总要随着时节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