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东郊到家有隐藏服务吗,附近有特殊服务吗
最近总听邻居老王念叨,说安丘东郊那边新开了个"到家"服务平台,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说这大晚上的,他们真就只送个外卖?"这话让我心里直犯嘀咕。
那天特意绕到东郊转悠,看到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小哥骑着电动车穿梭。有个大姐正从车上取蔬菜,我凑过去搭话:"这服务挺方便啊?"大姐擦着汗说:"可不嘛,前天我家水管坏了,平台上叫个师傅十分钟就上门。"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过听说有人遇到过怪事..."
深夜的额外服务
住在金桂园的表妹上周给我发微信,说她半夜胃疼得厉害,在"到家"平台下了单买药。结果来的不仅是药品,小哥还从保温箱里掏出份小米粥:"看订单备注说胃不舒服,这个养胃。"表妹感动之余又觉得蹊跷,平台页面上根本没卖粥啊。
我特意下载了他们的础笔笔研究。界面挺普通,就是家政维修、生鲜配送那些常见项目。但翻到用户评价时,发现几条耐人寻味的留言。有人写道:"没想到还有这种贴心服务",下面有人回复:"你说的是不是晚上十点后那个?"再往下翻,这条对话竟然被删除了。
小区保安老张有次深夜巡逻,看见"到家"的小哥背着工具包从某栋楼出来。老张顺口问了句:"这么晚还修东西?"小哥笑笑:"客户家的仓鼠越狱了,帮着抓宠物呢。"这理由听着合理,但老张后来跟我说,那工具包的形状,怎么看都像是装着按摩仪。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现在服务业竞争激烈,搞点差异化服务很正常。就像楼下那家网吧,明面上是上网,其实老顾客都知道能代收快递。这些不算秘密的秘密,成了街坊邻里心照不宣的谈资。
有回在菜鸟驿站碰见个"到家"的骑手,他边扫码取件边跟我说:"有些老客户的要求确实比较特别。比如有户人家每周叁凌晨要送新鲜羊奶,得从叁十里外的牧场现挤的。"他眨眨眼,"你要是有特殊需求,下单时在备注栏画个星星符号就行。"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装修时的经历。当时想在墙上开个异形窗,问遍装修队都没人接单。最后还是通过某个跑腿平台,找到位老师傅带着特殊工具来搞定。所以啊,现在这些服务平台,明面上标的和实际能提供的,中间确实有些模糊地带。
前两天路过东郊,看见"到家"的服务点门口贴着新海报:"满足您的一切生活需求"。这"一切"二字写得特别大,工作人员正给路过的大爷大妈发传单。我接过一张仔细看,最下面有行小字:"具体服务范围以实际洽谈为准"。这话说得,真是留足了想象空间。
隔壁单元的小年轻似乎经常使用他们的服务。有次电梯里碰见,他抱着个纸箱笑得合不拢嘴。我问是不是中奖了,他神秘地说:"比中奖还实在,这是找'到家'小哥代购的限量版球鞋。"后来才听说,有些资深骑手确实能帮客户买到紧俏商品,当然,要收点跑腿费。
其实这类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就像小区对面的便利店,表面上卖烟酒零食,熟客都知道老板能弄到正月十五的手工元宵。这些藏在日常服务背后的小秘密,倒让冷冰冰的买卖多了点人情味。
昨天遇到个有意思的事。在社区广场看大爷们下棋时,听见他们议论"到家"平台。穿白汗衫的大爷说:"我闺女前天生孩子,那边居然能请到金牌月嫂临时顶班。"旁边戴草帽的大爷接话:"你们这都不算啥,我孙子的宠物蜥蜴上次难产,还是他们找来的兽医给接生的。"
看来啊,这些服务平台就像个多啦础梦的百宝袋,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能掏出什么惊喜。不过要说到底有没有隐藏服务,或许答案就像老王说的:"你得先成为老客户,人家才愿意多帮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