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学生聚集榆树旁约叁小时

发布时间:2025-11-06 01:10:55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下午路过老榆树,忽然发现树底下黑压压坐满了学生。粗略数了数,差不多有百来号人,叁叁两两围着树荫乘凉。这棵老榆树少说也有上百年树龄,平时就常有老人在这儿下棋聊天,突然聚集这么多学生倒是头回见。

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靠着树干翻笔记本,我凑近问了句:"同学,你们这是搞什么活动呢?"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不是正式活动,就是大家约好来这儿复习。"这时我才注意到,不少人膝头都摊着课本,还有用平板电脑记笔记的。

约定成俗的露天自习

穿校服的女生小陈告诉我,这事得从上周说起。原本是几个高叁生在微信群约自习,后来同年级的听说榆树底下凉快,都跟着来了。现在每天下午四点开始,准时有学生带着书本过来,待到七点左右散场,正好叁小时。她说:"在教室憋着难受,这儿有风有鸟叫,做题累了抬头就是绿叶子,特别解压。"

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插话:"最开始就七八个人,后来发朋友圈被转疯了。"她手机里存着张照片:夕阳透过榆树叶子的缝隙,在摊开的练习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张图在本地学生群里传开后,第二天人数直接翻倍。现在连隔壁中学的都闻讯赶来,倒成了种新风尚。

我注意到树杈上挂着块手写木牌,用彩笔写着"小声交流区"。树北边坐着些安静做题的,南边则有几个围成圆圈讨论题目。穿篮球服的男生刚结束激烈的辩论,这会儿正仰头灌矿泉水。他抹着嘴说:"我们班五个同学都在这儿碰头,比约图书馆方便多了。"

有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站在外围,我原以为是来维持秩序的。结果他笑着摆手:"我是附近居民,就爱看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这棵老榆树啊,我小时候也在底下写过作业,现在轮到下一代了。"

天色渐暗时,有人从书包里掏出小台灯夹在树枝上。暖黄的光晕散开来,照得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亮。穿校服的班长正在统计明天要带的东西:"蚊香我带,小张记得多捎两个充电宝..."声音渐渐融进夏夜的虫鸣里。

收拾文具的响动持续了十来分钟,不知谁先说了句"明天见",人群便叁叁两两朝不同方向散去。老榆树的影子在暮色里越拉越长,只有那片被压平的草地还留着热闹的痕迹。树梢忽然掠过几只归巢的麻雀,叶片沙沙响着,像在回味刚才的盛况。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