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附近3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
站台边的约定
老汽车站后门有家拉面馆,老板娘总在围裙上擦手。每到傍晚六点,穿工装的男人会准时出现,点最便宜的素面。某天有个姑娘坐在他对面,桌上放着同样的铝合金饭盒。“能借点醋吗?”她问。后来他们总拼桌,这样就能多点盘凉菜分着吃。
他说自己在汽修厂干活,指甲缝里总有洗不掉的油渍。她说在服装店卖衣服,可下班从来穿平底鞋。有回结账时抢着付钱,两只手碰到一起,收银台的电子钟正好跳出21:00。这顿饭花了四十七块,老板娘少收了两元零头。
“叁百块能做什么呢?”他某次望着橱窗里的连衣裙嘀咕。她笑着扯扯他袖子:“够买叁十碗拉面,或者...”话没说完脸先红了。那条印着小雏菊的裙子终是没买,但他在旧书摊找到同花色的丝巾,用报纸包着送她。那晚江都的霓虹灯特别亮,照得她眼里的水光晃呀晃的。
后来他们租了间朝北的屋子,雨天会漏水,用塑料盆接着。有夜暴雨如注,他举着伞冲出巷子,回来时抱着热奶茶和烤红薯。她掰开红薯时惊呼出声——焦皮下藏着融化的巧克力。两人就着叮咚雨声分食甜腻,墙角的盆渐渐接满了水。
现在经过拉面馆时,我总看见系雏菊丝巾的女人在喂流浪猫。汽修厂老师傅说,有人每周都来给轮胎做保养,却从不把车开走。暮色里,穿工装的男人蹲在站台边修自行车,车筐里装着菜市场打折的青菜。叁百块钱的爱情从不需要解释,就像晚风经过江都时,从来不同为什么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