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中学生高价通话记录
这几天,朋友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热乎——龙岩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正刷着手机,手指一下子停住了。好家伙,现在初中生打个电话都这么贵了?这得聊些什么啊?
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事儿就发生在上周末。一个初中男孩瞒着家长,在短短叁个小时里,话费直接飙到了八百块。孩子家长收到账单时都懵了,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还以为是不是电信公司搞错了。
电话那头到底是谁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通天价电话还真不是和同学聊天。孩子后来支支吾吾地交代,是在某个直播平台上认识了几个“大佬”,对方说能带他玩游戏上分,还能教他些“来钱快”的门路。这一聊就是叁个小时,话费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
我认识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现在中学生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但辨别能力真的跟不上。“很多孩子觉得网上认识的人特别厉害,说什么都信。就像这个龙岩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说白了就是被人忽悠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隔壁市也有个类似的,一个中学生背着家长买游戏装备,前后花了两千多。现在想想,这些孩子都是在网上遇到了差不多的情况——有人用各种话术让他们掏钱。
家长该怎么办
说实话,出了这种事,家长心里最不是滋味。一边心疼那八百块钱,一边更担心孩子会不会继续上当。有个家长在群里说:“现在这网络环境,真是防不胜防。你总不能天天盯着孩子上网吧?”
我倒觉得,与其完全禁止,不如早点教孩子怎么识别这些陷阱。比如,遇到要钱的、要个人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得警惕。再比如,像这种中学生高价通话记录的事情,完全可以拿来当反面教材,和孩子好好聊聊。
有些家长做得挺聪明,他们和孩子约定,只要是涉及钱的事情,不管多少都必须先和家里说。这样既给了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又能及时发现问题。
话说回来,那个龙岩的孩子现在也挺后悔的。他妈妈说,孩子知道自己闯祸后,主动提出要用压岁钱来还这笔话费。虽然家长最后没真要他的钱,但这件事确实给他上了一课。
现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孩子们面临的诱惑比我们那时候多多了。就像这次龙岩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情,表面上看是话费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孩子们在网上如何保护自己的大问题。
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跟我说,他们每个月都会接到几起类似的投诉,都是未成年人短时间内产生高额话费。“有时候是打付费电话,有时候是订阅了某些服务。家长发现的时候,钱已经扣了。”
所以啊,这事给大家都提了个醒。运营商是不是该对未成年人的高额消费多设一道防线?学校能不能多开几节对于网络安全的课?我们做家长的,又该怎么和孩子聊这些事?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想想。
眼看着暑假就要到了,孩子们在家的时间多了,上网的时间自然也少不了。可别等到账单来了才发现问题,那时候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