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品茶海选喝茶位置,永安茶会精选品饮场所
这几天路过永安老城区,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人提着茶具往茶馆走。有位熟识的茶友在巷口拉住我:“明天茶会改到城南书院了,记得带那只柴烧壶来。”这话倒是提醒了我,永安人找喝茶的地方,从来都不是随便凑合的。
跟着茶香找地方
要说永安品茶海选喝茶位置这件事,还真有讲究。上次参加茶会是在半山腰的凉亭里,石板桌面上摆着七八种本地茶。负责张罗的老陈眯着眼睛说:“这儿视野开阔,水烧开了都能看见云雾飘过来。”确实,选对地方喝茶,连茶汤的滋味都会不一样。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在文创园里办茶聚,旧厂房改造的空间挑高足够,摆上长条木桌,二十多人同时泡茶都不显拥挤。
记得有回在古宅天井里喝茶,突然下起雨来。雨水顺着青瓦檐滴落,正好落在我们摆茶席的石缸中。有位老师傅笑着说:“这不就连泡茶的水都备好了?”虽是玩笑话,但永安人挑选品茶场所的用心可见一斑。毕竟好茶配好环境,就像好马配好鞍嘛。
茶会里的门道
说到永安茶会精选品饮场所,最近新开的几家茶空间确实花了心思。城东那家把茶室做成透明玻璃房,周围种满竹子,既保证私密又不隔绝自然。店主小林告诉我:“每个月换主题,这个月主打岩茶,下个月可能就是普洱。”这样的安排让常客总能保持新鲜感。
上周参加的晚间茶会设在河畔茶舫,船身随水波轻轻摇晃。负责掌茶的姑娘笑着说:“水流会让茶香飘得更远。”这话不假,在那种环境里,就连最普通的绿茶都喝出了别样韵味。现在想想,永安茶会精选品饮场所之所以让人惦记,大概就是这份在细节上的执着吧。
老茶客们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人非要在老榕树下泡茶,说树龄百年的气场能镇住茶香;有人偏爱禅寺旁的静室,觉得焚香与茶香相得益彰。这些选择看似随心,实则都经过反复比较。就像上次茶友老李说的:“试过十几个地方,才定下现在这个院子。下午叁点阳光斜射进来,正好照在茶汤上,金圈看得特别清楚。”
最近发现连郊区的农家院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主人把茶席设在葡萄架下,随手摘片薄荷叶投入茶汤,倒是意外地清爽。这种不经意间的创意,反而成了吸引茶友的特色。看来无论场所怎么变,那份对喝茶意境的追求始终没变。
夜幕降临时的茶会又别有一番风味。灯笼的光晕映在茶碗里,连普通的白瓷都显得温润起来。这时候喝的什么茶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闲适的心境。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永安人总在寻找更合适的喝茶位置——不单是为了品茶,更是为了安放片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