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麻城少年少女共同成长记
麻城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故事,要从我们学校后山那片油菜花田说起。每年春天,金灿灿的花海能从山脚一路蔓延到半山腰,那时候我们总爱在放学后钻进花田里捉迷藏。男生们总嫌女生跑得太慢,女生们又抱怨男生藏得太隐蔽,可偏偏是这种你追我赶的嬉闹,让整个春天都变得鲜活起来。
记得初二那年,班里组织去龟峰山野炊。男生负责拾柴生火,女生忙着洗菜切菜,本来各司其职的活计,却因为一阵突如其来的山雨全乱套了。雨水把刚堆好的柴火淋得湿透,男生们急得抓耳挠腮。这时几个女生默默撑开雨衣围成挡风墙,另外几个女生从背包里掏出备用的纸巾,一点点擦干柴火上的水珠。那个黄昏,我们挤在临时搭的雨棚里分吃半生不熟的烤红薯,却觉得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成长的轨迹
到了初叁,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反而成了互补的优势。物理实验课上,男生对电路接线得心应手,女生则在记录数据时格外细致;语文小组讨论时,女生能敏锐地捕捉文字间的细腻情感,男生则擅长梳理文章的逻辑脉络。有次为准备校园文化节的展板,我们熬到很晚,男生爬高爬低布置展架,女生伏在桌前修改文案,完工时看见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忽然发现当初在油菜花田里打闹的我们,早已学会了如何并肩作战。
高中分科后,虽然有人选了文科有人选了理科,但这份默契从未消失。每到月考前夕,总会有男生抱着数学题来文科班求救,也会有女生带着整理好的时政热点去理科班串门。教室走廊的偶遇常常变成小型答疑会,有时候争论题目声音太大,还会被路过的班主任笑着提醒:“这么用功,要不给你们搬个黑板来?”
最难忘的是高叁运动会上,参加接力赛的女生在冲刺时扭伤了脚踝。正当她单脚跳着发愁时,班里的男生们轮流背起她往医务室跑,女生们则自发组成啦啦队跟在后面加油。那个秋日午后,银杏叶金黄金黄的,我们这群少年少女的身影穿过操场,惊飞了树梢的麻雀,也定格成了青春相册里最温暖的一页。
如今各奔东西的我们,偶尔在同学群里说起麻城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趣事,还是会笑得前仰后合。那些年我们在相互较劲中学会欣赏,在磕磕绊里懂得体谅,就像麻城的山与水,看似各自蜿蜒,最终都汇成了同一片风景。也许所谓成长,从来都不是要变得一模一样,而是在保持差异的同时,依然能携手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