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喝茶新茶嫩茶,开远新采嫩茶品茗
开远这座小城总是带着茶香醒来。清晨六点,薄雾还没散尽,茶农们就背着竹篓上山了。露水打湿的茶园里,那些刚冒头的嫩芽沾着水珠,在朝阳下像翡翠般透亮。这种带着露水采下的新茶,才配得上开远人挑剔的味蕾。
老张的茶坊藏在南门老街的青石板深处。推开木门,炭火正咕嘟咕嘟烧着山泉水。他舀起一勺新焙的茶叶,叶片蜷曲如眉,还带着锅焙的余温。"今年春茶来得晚,但味道更醇。"他捏起几根茶毫放在掌心,"你看这白毫,只有最嫩的芽尖才有。"
茶香里的慢时光
等待第一泡茶汤的时候,能听见巷口自行车铃铛声由远及近。老张不急着注水,先把温好的盖碗递过来闻干香——那股似有若无的板栗香,正是开远新采嫩茶品茗最动人的前奏。水温要控制在85度,太高会烫伤嫩叶,太低又唤不醒茶魂。
头道茶汤是浅浅的鹅黄色。当地老茶客都说,喝新茶要像对待初恋般小心——第一口不能急,要等茶汤在舌尖转叁转。先是微涩,接着泛起清甜,最后喉间留下持久的回甘。这种层次分明的滋味,机器采摘的茶叶永远模仿不来。
茶馆墙上的老挂钟敲了十下,茶客渐渐多了。穿校服的学生要来杯提神的,退休教师捧着搪瓷杯聊家常,还有专程从省城赶来买茶的年轻人。老张会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推荐:喜欢清雅的选明前龙井,爱浓醇的试试谷雨毛尖,最近很受欢迎的是他家女婿创新的冷萃茶。
窗外榕树影渐渐拉长,茶壶续了叁次水。有个广东客商在品了五道茶后,终于订下二十斤茶青。老张送客时往他包里塞了包茶样:"带回去给您太太,这是昨天刚到的茉莉银针,她肯定喜欢。"
夕阳斜照进木窗时,老张开始收拾茶具。他留我喝今春最后一道茶,这次特意用了柴烧陶壶。"不同器具泡出的茶性格不同,"他慢慢分着茶汤,"就像人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茶。"茶汤在紫陶杯里泛起金圈,晚风送来远处烤豆腐的香气。
临走前他包了包茶叶给我:"记住要放在锡罐里。下次来,给你尝尝我藏的叁年陈茶——新茶鲜爽,老茶醇厚,都是时光的滋味。"
抱着茶叶走在暮色里,突然明白开远人为什么能把喝茶这件事坚持得如此郑重。在这座被茶园环抱的小城,每个寻常日子都值得用一杯好茶来开启和收尾。茶香袅袅间,生活本真的味道慢慢浮现,就像杯中舒展的嫩芽,简单,却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