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100一晚同城约茶,漯河同城百元约茶闲谈
最近在群里聊天时,总看到有人提起漯河100一晚同城约茶这个话题。说实在的,第一次看见这个说法还挺纳闷——现在吃个火锅都要两叁百,这一百块还能包夜喝茶?后来才慢慢琢磨过来,这里的“约茶”可能不只是字面意思。
有个在漯河跑滴滴的师傅跟我说起,半夜经常接到年轻小伙子的单子,上车就催着往某些茶馆赶。老师傅点了根烟笑道:“这些茶馆啊,凌晨两叁点还亮着粉红灯,你说真是去喝茶的?”这话让我想起去年路过人民路时,确实看见好几家装潢暧昧的茶室,玻璃上贴着“休闲茶艺”的招牌,但里面传来的却是骰子声。
百元消费背后的门道
仔细想想,这个漯河同城百元约茶能火起来,确实抓住了某些人的心思。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又想找点刺激,一百块不算多,就当买张电影票。不过真要找这类场所,老张(化名)偷偷告诉我,得靠熟人带路——有些店根本不做招牌,就藏在居民楼里,进门还要对暗号。
我表弟上个月就栽在这事儿上。他跟着朋友去体验所谓的“特色茶艺”,结果刚坐下没多久,就冲进来几个便衣。最后交了五千罚款才出来,现在说起来还后悔:“那哪是喝茶啊,茶几底下都放着收款码,刚坐下就让你扫码付包夜费。”
其实这类漯河100一晚同城约茶的服务,多数都是玩文字游戏。真到了地方就会发现,所谓“包夜”可能只是最低消费,后续还有各种名目加价。就像我认识的美容店老板娘说的:“现在做生意都要包装,明明是叁无产物,非要说是进口原料。那些茶馆也一样,把特殊服务说成茶艺表演。”
有时候深夜路过沙澧河畔,能看见些打扮时髦的姑娘站在树影里。有次听见两个姑娘聊天,穿红裙的那个抱怨:“今天才接了叁单,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另一个短发姑娘接话:“要不咱们也挂个‘茶艺师’的名号?听说最近流行这个。”
其实要我说啊,与其琢磨这些歪门邪道,不如正儿八经去相亲。我们小区王阿姨的儿子,就是通过正规婚恋网站找到对象的,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倒是隔壁单元那个整天想着“约茶”的小李,上周又被骗了五百定金,连人影都没见着。
现在刷本地论坛时,偶尔还会弹出类似的广告。不过我已经学会辨别了——凡是把价格标得特别显眼,图片又模模糊糊的,八成有问题。毕竟在漯河这样的小城,真要是有物美价廉的好事,早就传遍大街小巷了,哪还需要偷偷摸摸在网上发帖?
昨天路过老街,看见新开了家正经的功夫茶馆。老板娘正在教徒弟冲泡凤凰单丛,茶香飘了半条街。38元一位的价格,能品到地道的潮汕功夫茶,这才叫真正的茶文化。要是谁再跟我说想去体验什么特色约茶,我肯定推荐他来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