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500一晚同城约茶,虎林同城约茶500元一晚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火的话题——“虎林500一晚同城约茶”,乍一看还以为是新开的茶室搞活动。几个老茶友在群里聊得热闹,有人说这价位在虎林能喝到顶级金骏眉,也有人嘀咕现在茶叶市场水深。
说起虎林的茶文化,其实挺有意思的。去年我在老城区巷子里发现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茶铺,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人家。他边烫茶杯边说:“现在年轻人总爱追新潮,其实好茶不在价钱,在会不会品。”那天他给我泡的正山小种,才两百一斤,可茶汤橙红透亮,带着松烟香,到现在都记得那滋味。
这价格到底值不值
咱算笔账啊,要是真花500块就为喝顿茶,那得是什么样的茶?武夷山母树大红袍?那肯定不止这个价。后来有个常喝茶的朋友点醒我:“现在说的约茶,早不是单纯喝茶了。”想起去年参加茶博会,遇到个虎林本地的茶艺师,她说过现在有些茶座确实变味了,明明几十块能买到的茶叶,摆在 fancy 的茶具里就敢要价几百。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正经约茶友交流,虎林还真有几个好去处。城东有家茶室布置得雅致,老板娘会根据节气推荐茶叶,春天喝碧螺春,秋天尝铁观音,人均百来块就能消磨整个下午。上次在那儿遇到个退休的老教师,他教我闻香时要分叁次吸气,说这样能品出茶香的前调中调。
现在确实有些乱象,把传统文化带偏了。就像前两天邻居抱怨,他孩子被个“高端茶会”忽悠着办卡,结果发现就是普通茶叶换个包装。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到夏天,虎林老街的榕树下总有人摆茶摊,大碗茶两毛钱管饱,街坊邻居坐着闲聊,那才叫喝茶的本味。
其实真正的茶道讲究的是心境。记得《茶经》里说“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话放到现在依然在理。与其追逐那些虚头巴脑的“虎林同城约茶500元一晚”,不如找个周末午后,自己安静地泡壶茶。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闻着袅袅茶香,这种朴素的快乐,反而最抚慰人心。
前几天经过虎林茶叶市场,看到新到的秋茶正在上市。有个老师傅在店门口炒茶,满街飘香。他见我驻足,递来一杯刚沏的茶:“尝尝,这是咱们本地的秋茶。”我抿了一口,茶味醇厚,回甘清甜。问价钱,才八十块一斤。这让我突然明白,喝茶这件事,从来不该被包装成浮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