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如皋男人常去的幽静巷子

发布时间:2025-11-04 04:08:07 来源:原创内容

要说如皋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那可真有讲究。不是那种人来人往的商业街,也不是新开发的步行街,而是藏在老城区深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那种巷子。

我有个老同学住在安定广场后头,每次去找他喝茶,总能看见叁五个中年男人蹲在巷口槐树下下棋。其中一位穿汗衫的大叔我认得,是附近开了二十年理发店的王师傅。他说这条巷子夏天晒不着,冬天吹不着,下午四点往后,光线斜斜地打在斑驳的砖墙上,那感觉,啧,比待在空调房里还舒服。

巷子里的烟火气

往巷子深处走,会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老李家的烧饼铺子开了叁十多年,每天下午叁点准时生火。他家的黄桥烧饼,酥得掉渣,咸甜正好。常来的几个老主顾不用开口,老李就知道谁要葱油的,谁要萝卜丝的。有个戴眼镜的退休教师每周都来,他说在这儿等烧饼的工夫,能遇见半个如皋城的老熟人。

再往里走,有家没有招牌的茶馆。说是茶馆,其实就是把自家客厅打开了摆几张方桌。五块钱一壶的本地茶,能喝一下午。老周是这里的常客,他说儿子在苏州工作,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个人。“在这儿有人说话,下盘棋,时间过得快。”他抿了口茶,“家里电视开着也没人看,静悄悄的。”

这些如皋男人常去的幽静巷子,说起来不是什么高档地方,却有着别处找不到的自在。你可以穿着拖鞋就过来,说话不用顾忌,累了就靠在竹椅上打个盹。这种松弛感,大概是现代生活中最奢侈的东西了。

巷子外的变化

不过这两年,巷子也在悄悄变化。去年巷尾新开了家咖啡店,是城里回来的年轻人开的。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后来发现老板小陈也是个棋迷,经常端着咖啡过来观战。现在下棋的老爷子们偶尔也会尝杯美式,虽然都说“不如茶解渴”,但和小陈聊起世界杯时,倒是挺起劲。

王师傅的理发店最近重新装修了,儿子给买了新的转椅,但墙上还是挂着用了十几年的镜子。他说来理发的还是那些老顾客,只是聊天内容从孩子的成绩变成了孙子的幼儿园。有个在银行上班的年轻人每个月都来,说就喜欢这儿刮脸的手艺,新式理发店都找不到会这个的了。

巷子口的修鞋摊老张前几天收了个徒弟,是他远房亲戚的孩子。“手艺总得传下去,”老张边绱鞋边说,“别看现在人都买新鞋,好鞋子修修还能穿好几年。”他修鞋时总爱和客人闲聊,谁家的孩子考上市中了,哪条路又要改造了,巷子里的大小事情,他都知道个七八分。

这些如皋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看似不起眼,却让这座城市保持着温度。它们不紧不慢地跟着时代变化,既留着老手艺、老习惯,也接纳着新事物、新面孔。走在这些巷子里,你能感觉到时间过得比外面慢些,人情味却比外面浓些。

傍晚时分,巷子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人推着电动车小心地穿过闲聊的人群,谁家厨房飘出炒菜的香味,老猫慵懒地跳过墙头。这些寻常景象,或许就是如皋男人偏爱这些小巷子的原因——在这里,他们既是别人的邻居,也是自己的主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