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校园茶韵课堂体验
兴化这座小城最近有个新鲜事,学生们居然把茶具带进了教室。你没听错,就是那个飘着茉莉香片和龙井清香的品茶喝茶上课。
周一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李老师端着紫砂壶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已经摆好了青瓷茶杯。热水冲下去那瞬间,茶香混着书卷气在教室里漫开,这种感觉特别奇妙——就像把千年的文化直接泡在了眼前。
茶香里的诗词课
“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是不是很像《诗经》里‘参差荇菜’的意境?”李老师边分茶边说。我们小口啜着温热的茶汤,读着“关关雎鸠”,突然就懂了什么叫“悠哉悠哉”。以前总觉得古诗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原来古人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藏在这杯茶里。
隔壁班的小王告诉我,他们数学课也喝茶。解函数题时抿一口醇厚的普洱,复杂的公式好像都变得柔和了。最有趣的是化学课,老师真的带着大家分析茶叶中的茶多酚——这下品茶喝茶上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实验课”。
教导主任最初担心会影响学习,可上次月考,我们班古文鉴赏题得分率高了整整十五个百分点。他说现在经过教室,看到同学们一边品茶一边讨论课文,倒像是走进了古人的书院。
其实刚开始,我们连怎么拿盖碗都不会。现在不光学会了闻香、观色、品味,还知道什么时候该喝绿茶提神,什么时候该泡红茶暖胃。这些生活里的小学问,课本上可学不到。
记得有回下雨天,我们喝着老白茶读《雨巷》,窗外雨声淅沥,教室里茶雾袅袅。那一刻突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不就是把这些美好的体验,一代代接下去吗?
如今在兴化的校园里,课间聊茶经成了新时尚。从龙井的采摘时节到岩茶的烘焙火候,同学们说起来头头是道。这种带着茶香的校园生活,让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
有时候我在想,多年后回忆青春,除了试卷和习题,一定还会记得这间飘着茶香的教室。记得我们在这里,通过一杯茶,找到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