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北票附近学子随时联系联系方式
最近总听人说,北票这地儿有个挺特别的服务——北票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这事儿听着新鲜,让我想起去年冬天邻居家王阿姨遇到的麻烦。
那天晚上十点多,王阿姨家上小学的孙子突发高烧,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老人家急得在楼道里直转悠,后来还是社区工作人员给了她一个号码。没想到电话接通后,不到二十分钟就来了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个帮忙联系医院,另一个陪着去医院挂急诊。这事儿过后,整个小区都在传这个北票附近学子随时联系联系方式。
这事儿靠谱吗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也犯嘀咕。现在社会上骗局这么多,怎么就能保证随叫随到?后来跟社区工作人员聊了才知道,这其实是本地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队。他们专门帮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或是遇到急事的家庭。
有个在图书馆认识的大二学生小刘跟我说:"我们这帮同学都住在学校周边,最远的骑车也就十五分钟。平时轮流值班,手机24小时开着。"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值班表,"反正年轻人熬夜也是熬夜,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挺好。"
这话说得实在。现在很多老人用不惯智能手机,遇到急事真不知道找谁。有了这个北票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确实方便不少。不过小刘也提醒,他们主要帮忙的是送医、修理水电这些紧急情况,可不是外卖送货服务。
生活中的小温暖
上周在菜市场碰到楼下的李大爷,他正拎着两大袋米往家走。问起来才知道,他家的水管前天晚上突然漏水,就是靠着北票附近学子随时联系联系方式,来了两个小伙子帮着修好的。"那两个娃娃真不错,修完水龙头还帮我检查了其他水管,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李大爷说着,眼角都笑出了皱纹。
这种邻里之间的互助,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老胡同的日子。那时候谁家有事,街坊邻居都会搭把手。现在生活节奏快了,这种人情味儿反而稀罕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服务也得大家共同维护。要是谁都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打电话,那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就联系不上了。我觉得吧,能用这个北票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的,还是得以紧急情况为主。
昨天路过社区服务中心,看见墙上贴了张海报,上面写着几个大学生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说,这半年下来,他们已经帮忙处理了近百起突发事件。从送突发疾病的老人去医院,到帮独居老人修理电器,这些年轻人确实给社区带来了不少便利。
现在想想,这种互助模式之所以能运转得好,关键就在于它扎根在本地。学生们熟悉北票的大街小巷,反应速度快。而且都是年轻人,体力好,遇到紧急情况能顶上。不过我也听说,他们最近在招募更多同学加入,毕竟需求量越来越大了。
当然啦,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么方便的服务,会不会有人滥用?学生们会不会耽误学业?这些确实值得考虑。但就目前来看,这个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服务队,确实给咱们北票带来了不少温暖。或许这就是年轻人说的"正能量"吧。
要是您哪天晚上路过大学城,没准能看见几个骑着共享单车、背着工具包的年轻人匆匆而过。他们可能就是去帮助某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画面,让北票的夜晚都显得特别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