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宁国站旁的小街道
宁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
那天下午四点多,我从宁国火车站出来,阳光斜斜地打在广场的水泥地上。出站的人流很快散去了,我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儿——离末班车还有两个多小时,该去哪儿打发时间呢?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说火车站后面藏着些有意思的老巷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绕到了车站背后。
这一绕,像是跨过了某个看不见的界限。车站前面是宽阔的马路和高楼,后面却完全是另一番天地。青石板路歪歪扭扭地向前延伸,两旁的房子矮矮的,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砖头的颜色。有户人家门口放着几盆月季,开得正艳,给这片灰扑扑的色调添了点生气。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饭菜香,不知道谁家在准备晚饭了。
巷子里的声音
越往里走,生活的气息就越浓。能听见电视声、炒菜声、小孩的哭闹声,还有老人们在闲聊。说的都是本地话,我听不太懂,但那种慢悠悠的调子让人很放松。有个大妈坐在竹椅上择豆角,看见我路过,抬头笑了笑。我也朝她点点头,没好意思多停留。
这条宁国站旁的小街道其实不宽,并排走两个人就有些挤了。抬头看,两边房子的晾衣杆都快挨到一起了,挂着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着。偶尔有摩托车经过,骑车的都会按两声喇叭提醒,速度放得很慢。我注意到巷子两边有些小店铺——理发店、杂货铺、修鞋摊,都小小的,但看样子开了不少年头。
在宁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住过的老城区。也是这种窄窄的巷子,也是这种家家户户门不闭户的感觉。现在城市发展太快,很多这样的地方都拆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
遇见
路过一家面条店时,我实在走累了,就进去要了碗面。店面很小,只摆得下四张桌子。老板娘一边煮面一边和熟客聊天,说儿子在城里买了房,让她去住,她没去。“舍不得这条街坊邻居啊,”她说,“在这宁国站旁的小街道住叁十多年了,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家。”
我坐在靠门的位置,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有个大叔骑着叁轮车叫卖西瓜,几个主妇围上去挑挑拣拣;两个老人在树荫下下象棋,旁边站着两叁个看棋的;几个放学的孩子追追打打地跑过去,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的。这些画面普通得很,却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面端上来了,是简单的手擀面,加了点肉末和青菜。味道说不上多特别,但很实在。我慢慢吃着,听着店里店外的各种声音,突然觉得这两个小时的等待不再是浪费时间。
离开的时候,我特意又绕了一大圈。夕阳把巷子染成了金黄色,那些斑驳的墙面在柔和的光线下反而显得好看了许多。我回头看了好几次,想把这条宁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记得更清楚些。不知道下次再来宁国,这些巷子还会不会在。也许迟早会被拆掉吧,像很多别的地方一样。但至少今天,我见到了它最真实的样子——不那么完美,却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