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黄冈叁百元的情缘故事
老街拐角的奶茶店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时正听见小雅在跟人打电话:“叁百块够什么呀?现在看场电影都要五十了...”她看见我进来,匆匆挂了电话,脸上堆起职业笑容。我要了杯珍珠奶茶,多珍珠少糖,这是老顾客才知道的暗号。
小雅今年二十六,在这家店干了叁年。她总说自己是黄冈土生土长的姑娘,可身份证上分明写着浠水。黄冈附近这几个县市的人都是这样,进城打工就说自己是黄冈人,回家过年才认祖归宗。
那个总点最便宜奶茶的客人
李哥是店里的常客,每周末下午叁点准时出现。他总是点原味奶茶,十二块钱的那种,然后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书。有次小雅忍不住问:“李哥,你看的什么书这么入迷?”他不好意思地合上书皮——《注册会计考试习题集》。
原来他在隔壁工地干活,白天扎钢筋,晚上自学会计。小雅后来告诉我,李哥每个月能攒下两千块,其中叁百是固定给老家媳妇的。“他说等考下证来,就把媳妇接到黄冈市区住。”小雅说这话时,正在擦杯子,眼睛亮晶晶的。
可就在上个月,李哥突然消失了半个月。再来时整个人瘦了一圈,还是点原味奶茶,但手抖得厉害。小雅多给了几颗珍珠,他连谢谢都说不完整。后来才听说,他媳妇跟镇上开理发店的好上了,把他寄回去的钱都卷走了。那叁百块钱的爱情,就这么打了水漂。
其实在黄冈附近,叁百块钱能做的事情很多。能在胜利街吃十顿热干面,能在步行街买叁件换季衣服,还能在城东客运站买二十张回下面县城的车票。可要是谈感情,这数目就有点尴尬了。
叁百块的红包
小雅自己也经历过这么一桩事。去年七夕,相亲对象给她发了个红包,点开一看:叁百块。对方在微信里说:“给你买支口红吧,剩下的吃顿饭。”小雅盯着手机发了半天呆,最后退回去二百八,只收了二十。“够买杯奶茶了,”她跟我说,“剩下的让他留着下次相亲用。”
不过小雅现在有男朋友了,是送外卖的小王。小王每天能接叁十多单,好的时候月入过万。但他最珍惜的,是和小雅一起攒的那本存折,上面每个月固定存入叁百块。“这是我们的旅游基金,”小王有次取餐时跟我说,“等攒够了,就带小雅去武汉坐知音号。”
我发现黄冈附近300块钱的爱情,往往比那些一掷千金的更经得起琢磨。就像李哥,虽然媳妇跑了,可他还在准备考试。上周他来店里,破天荒点了杯二十二块的芋圆奶茶。“得对自己好点了,”他笑着说,“不过叁百块我还是会每月存着,万一...万一以后用得着呢?”
黄昏时分,奶茶店迎来一天中最忙的时候。小雅在操作台后手脚麻利地调配饮品,小王趁着送餐间隙过来买了杯柠檬水。我看见他们快速交换了个眼神,小王往小雅围裙兜里塞了什么东西。等他走后,小雅掏出来看,是张皱巴巴的叁百块汇款单,收款人写的是小王母亲的名字。
“他说妈妈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小雅把单子仔细抚平,“这钱我们省省就出来了。”她转身继续做奶茶,哼着不成调的歌。窗外,黄冈的夜空刚刚泛起星光,那些叁百块钱的故事,正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悄悄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