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高端大选海选喝茶,荔浦精选高端茶会大选
最近路过荔浦的朋友可能都听说了,本地茶圈正在悄悄流传着一个词——高端大选。这可不是什么选秀比赛,而是咱们这儿一群老茶客折腾出来的新鲜事儿。
说起来挺有意思,上周末我跟着朋友去见识了一场。推开茶馆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里头的光景让我愣了愣神。十几张茶桌前,穿着棉麻衣服的茶艺师正在烫杯温壶,动作慢悠悠的,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讲究。空气中飘着五六种不同的茶香,混在一起却不呛人,反倒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茶叶里的门道
坐我旁边的陈叔是这里的常客,他指着桌上几个白瓷盖碗跟我唠:“瞧见没?今天光水仙就来了叁种,武夷山的、漳州的、还有咱们本地山上种的。”他端起一小杯抿了口,眯着眼睛品了会儿,“要说这高端大选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儿——不是比谁贵,是比谁更对味儿。”
确实,我在现场转悠了一圈发现,大家评判的标准挺实在的。有位大姐带来的二十年老普洱,汤色红亮得像琥珀,入口滑得跟绸缎似的,立马就被贴上了“推荐”标签。而另一款包装特别精美的金骏眉,反倒没引起太多讨论。负责鉴定的老师傅说得实在:“茶这东西,终究是要入口的。”
海选现场的意外惊喜
最让我惊讶的是海选环节。原以为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真碰上了惊喜。有个年轻小伙子拎着个布袋子来,说是自家后院种的茶。开始大家都没太在意,等他泡开来,那股带着桂花香的奇种单丛,直接把隔壁几桌都吸引过来了。老师傅们轮流品鉴,最后一致决定破格推荐到下一轮。这事让我琢磨了好一会儿——好茶啊,还真是不问出处。
现在这种荔浦高端大选海选喝茶的模式,慢慢在茶友圈里传开了。每个月第叁个周末,老茶客们都会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切磋。有时候为了一个茶叶该不该晋级,几个老师傅能讨论上半天。那认真劲儿,不亚于在鉴定什么古董文物。
我在那儿待了整个下午,不知不觉喝了十来种茶。临走时舌头都木了,心里却特别通透。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迷这个——在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日子里,能有个地方让大家慢下来,认真品一杯茶,聊聊茶叶背后的故事,这种感觉,确实挺治愈的。
茶馆老板送我出门时说了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咱们搞这个荔浦精选高端茶会大选,不是要把茶分个叁六九等,是想让好茶都能遇到懂它的人。”夜色里,他店门口的灯笼晃晃悠悠的,像极了一碗凉透的茶汤里泛起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