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饮茶聚会
赤峰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悄悄火起来了。学校后街新开的几家茶馆,每到下午四五点就坐满了学生,有时候去晚了连位置都找不着。你说奇怪不奇怪,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怎么突然对传统茶饮这么上心了?
我跟着同学去过几次,发现这儿和想象中的茶馆完全不一样。没有老气的红木桌椅,取而代之的是简约的藤编座椅和原木小桌。墙上挂着同学们自己画的校园风景水彩画,角落里还摆着几盆绿萝。最特别的是,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各种茶叶样品,能直观看到茶叶的形态颜色。
约茶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
记得上周叁下午,我在“清心茶舍”偶遇了化学系的学长。他正和几个同学边喝茶边讨论实验数据,桌上还摊着笔记本。“这儿安静,适合想事情,”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而且喝茶不会像咖啡那样手抖,做实验前喝正合适。”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其实在赤峰大学城,学子课余饮茶聚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比起在宿舍打游戏或者刷手机,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花二叁十块钱,在这儿点壶茶,和朋友们聊聊天。外国语学院的刘同学告诉我,她们宿舍每周五都会来这儿小聚,“开始只是图个新鲜,现在却成了习惯。在这里聊天比在宿舍有意思多了,能静下心来好好说话。”
茶馆老板是个年轻的创业者,去年刚从设计专业毕业。他说当初开这个茶馆,就是看中了学生群体对轻社交空间的需求。“我们特意把价格定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一壶茶可以续水,坐一下午都没问题。”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他们还开发了蜜桃乌龙、桂花红茶等创新茶饮,既保留传统茶香,又增添了新鲜风味。
说来也怪,在这喝茶的氛围就是和别处不一样。没有人大声喧哗,但也不是死气沉沉的。能听到邻桌讨论课题的轻声细语,也能看到几个同学围坐着玩桌游。上次我去的时候,隔壁桌美术系的同学还在用茶渍当颜料,即兴在餐巾纸上画起了水墨画。
这种学子课余饮茶聚会的流行,似乎反映了现在大学生对社交品质的新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快餐式的娱乐,开始寻找能让人放松又不会太颓废的休闲方式。喝茶刚好卡在这个点上——既有仪式感,又不至于太正式;能让人静心,又不会无聊。
最近我还发现,不少同学把约茶变成了小型学习会。叁四个人约着一起去茶馆,各自带上书本,互相监督学习。学累了就聊会儿天,或者单纯发会儿呆。这种半学习半休闲的模式,意外地深受欢迎。毕竟在宿舍容易分心,图书馆又不能说话,茶馆恰好提供了折中的选择。
夜幕降临时,茶馆会点亮温暖的灯笼光。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晃动的人影,听到隐约传来的谈笑声。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赤峰大学城新的风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学生回忆起大学生活时,除了教室和图书馆,这些充满茶香的午后时光也会成为难忘的记忆片段。
现在你要是傍晚路过大学城,很可能会遇到正准备去约茶的同学。他们叁叁两两,说笑着走向熟悉的茶馆。这种自然而然的社交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校园生活的节奏。毕竟,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谁不想找个舒适的地方,和朋友喝杯茶,聊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