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品茶上课群,丹东茶文化交流学习组

发布时间:2025-11-03 17:47:55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有位朋友问我,知不知道丹东有个挺特别的喝茶圈子?我摇摇头,他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给我看——就是那个“丹东品茶上课群”。说来也巧,没过几天又在茶馆听见邻桌提起“丹东茶文化交流学习组”。这两名字听着像双胞胎,大概就是同一个地方吧。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托朋友把自己拉进了群。好家伙,群公告写得挺实在:“不会泡茶没关系,就怕你不愿学”。管理员是个穿亚麻衫的大叔,大家都叫他老陈。他发来的第一条私信特别接地气:“弟啊,茶不是装模作样,是让自己舒坦”。

第一次见面就闹笑话

周末的线下活动安排在江边茶舍。我特意提早到,没想到推门就闹了笑话——看着木架上二十多种茶叶,顺嘴说了句“这绿茶颜色真好看”。旁边梳马尾的姑娘噗嗤笑了:“大哥,这是正山小种,红茶呢。”老陈赶紧过来打圆场:“欢迎咱们丹东品茶上课群的新朋友!当年我头回来,把太平猴魁认成海白菜,现在不也成半个专家了?”

那天学的是盖碗冲泡。老陈教得仔细,说手腕要像提毛笔似的轻巧。可我手抖得跟筛糠似的,水溅得满桌都是。对面退休的李老师看不下去,直接站起来手把手教:“虎口抵住盖钮,对,就这样...”说来也怪,被她带着走了两遍,居然真有点模样了。

茶香里的烟火气

混熟后发现,这个丹东茶文化交流学习组最迷人的不是茶艺,而是那股热乎劲儿。上个月尝凤凰单丛,开药店的小王非要分析茶多酚含量,开幼儿园的刘姐则惦记着怎么把茶染融进手工课。七嘴八舌间,老陈突然拍大腿:“明天我带套宋代点茶工具,让你们看看古人怎么打茶沫!”

最让我触动的是做导游的小赵。有回他接待外省游客,直接把人带来参加活动。看着他用英文介绍丹东特色的朝鲜族柚子茶,老陈偷偷跟我说:“这小子刚来时只会牛饮,现在都能当文化交流使者了。”语气里的骄傲,跟夸自家孩子似的。

昨天又逢聚会,窗外下着毛毛雨。老陈温着老白茶突然感慨:“咱们这丹东品茶上课群啊,说到底就是给生活留个透气口。”可不是嘛,在这儿既能聊《茶经》里的精微道理,也能吐槽菜场土豆又涨价。玻璃杯里茶叶沉浮,仿佛把丹东这座江城的从容都泡进了水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