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黄石少年50元每小时
黄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这事儿在我们小区传开了。楼下王阿姨说起时,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年是在周六上午。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坐在花坛边给邻居家五年级的孩子讲应用题。阳光透过香樟树叶洒在练习本上,他的手指轻轻点着题目,声音不大但条理清晰。“你看,这道题其实在问我们……”孩子突然拍了下脑袋:“原来要这样换算单位!”
从质疑到信服
说实话,起初我也觉得黄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价格有点高。我家对面住着位大学生家教,收费才叁十块。可那孩子的妈妈李姐跟我说:“试试就知道了。”她家孩子上学期数学刚及格,请了这个“小老师”后,最近单元测试拿了八十五分。
我决定亲眼看看。站在虚掩的门外,听见他在问:“你觉得为什么这里要用乘法?如果换成加法会怎样?”这种启发式的教法,连我这个成年人都听得入神。他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带着学生一起思考,偶尔还会用游戏里的关卡比喻解题步骤,孩子们特别买账。
黄石少年50元每小时的价值,慢慢在小区里得到了认可。家长们发现,他教的孩子不仅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学习。这种变化,或许比分数更珍贵。
有天傍晚碰见他收拾书包离开,我忍不住问:“怎么想到做这个?”他笑了笑:“刚开始是帮同桌讲题,后来发现很多同学都在同样的地方卡住。”他说得很简单,但眼神里有种笃定。
不仅仅是补习
最让我触动的是上个雨天。本该结束课程的时间,他多留了半小时,就为了讲明白一道拓展题。家长要加钱,他摆摆手:“说好的一小时,刚才有十分钟在调整状态,得补上。”这种认真,在成年人里都不多见。
现在提起黄石少年50元每小时,邻居们都会点头。不是因为他教出多少高分,而是看他怎么教——会把复杂的公式编成顺口溜,会用纸杯演示几何图形,甚至用孩子们喜欢的动漫角色编应用题。这种教法,学校里不常见。
价格确实比大学生家教贵,但效果摆在那里。有个家长开玩笑说:“这钱花得值,比我请的一百块一小时的老师还管用。”孩子们喜欢他,因为他懂他们的语言;家长们信任他,因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如今在小区里,经常能看到他背着书包匆匆走过的身影。花坛边、凉亭下,甚至物业提供的活动室里,都有他上课的身影。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渐渐变成了推荐和肯定。
黄昏时分,又看见他在给两个孩子讲解。夕阳给他的侧脸镀了层金边,练习本上的字迹工整清晰。我突然明白,黄石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背后,不只是知识传授,更是一个少年用他自己的方式,帮助更多人找到学习的乐趣。这份价值,很难用金钱简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