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福安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4 06:56:44 来源:原创内容

对于那些巷子的闲聊

昨晚室友小陈突然凑过来,神神秘秘地问我:"你说福安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我被他问得一愣,手里的泡面叉子都停在了半空。这问题听起来有点像电影里的接头暗号,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在这片读了两年书,平时活动范围无非是教室、食堂、后街小吃摊,还真没特意注意过什么"暗巷"。

小陈看我一脸茫然,赶紧解释说他不是要去干什么坏事。原来是他参加的电影社团要拍个微电影,需要找条有年代感的小巷取景。他说导演要求得很具体,要那种青石板路面、墙上有斑驳苔藓的老巷子,最好还能看见几扇褪色的木门。"可是咱们大学城这一片不都是新盖的楼房吗?"我嗦了口面,含糊不清地说着。小陈挠挠头:"所以才说难找啊,我都在周边转悠两天了。"

这话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第二天没课的时候,我决定和小陈一起去转转。我们从学生公寓后门出发,沿着学府路往东走。这一带确实都是崭新的建筑,奶茶店、打印社、网吧鳞次栉比,完全符合你对大学商区的所有想象。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在某个连锁超市的侧面,我们还真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这条巷子夹在两栋六层居民楼之间,宽度刚够两个人并肩通过。地面是那种老式的水泥地,裂缝里钻出几丛野草。墙面上确实能看到深深浅浅的污渍,但要说苔藓嘛...小陈有点失望:"这巷子倒是挺安静,可看起来还是太新了。"我们继续往里走,发现这其实是条死胡同,最里头堆着几个废弃的纸箱。这时二楼窗户探出个阿姨:"同学,你们找谁啊?"我们连忙摆手说只是路过。

后来我们改变策略,决定往大学城西侧的老居民区探索。这边的房子明显有了年头,叁层的小洋楼带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风格。在杂货店买水时,老板听说我们在找老巷子,很热心地指着旁边:"从我这店门口右拐,穿过理发店旁边那个通道,后面有几条老巷子,都几十年了。"

果然,绕过理发店那个闪着转灯的门口,眼前豁然开朗。这里纵横交错着叁四条巷子,地面是坑洼不平的石板路,墙根处真的长着青苔。有户人家的铁门上锈迹斑斑,窗台上还摆着几盆蔫了吧唧的绿萝。小陈兴奋地掏出手机连连拍照:"就是这种感觉!太棒了!"我们在巷子里慢慢走着,偶尔能听见某户人家传来的电视声,还有厨房飘出的炒菜香味。

其实想想挺有意思,我们每天生活在大学城里,习惯性地认为周边都是和我们相关的新鲜事物。要不是因为要找拍摄场地,可能永远都不会走进这些与校园仅一街之隔的老巷子。这里住着的多半是本地居民,他们的生活节奏和我们完全不同——早上不用赶早课,午后会在巷口下棋,晚上早早熄灯睡觉。

临走时,我们在巷口遇见个摇着蒲扇乘凉的老伯。他听说我们是大学生,乐呵呵地说:"这条巷子比你们年纪都大哩,当年这边还是农田的时候就有了。"小陈趁机问他能不能在这里拍片,老伯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叮嘱我们别太吵,说巷子里有上夜班的邻居在睡觉。

回学校的路上,小陈一直在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嘴里念叨着哪个角度拍出来会更好看。我却在想,这些看似普通的福安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其实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它们就像这片区域的记忆褶皱,静静地待在热闹的大学城旁边,提醒着我们这里在变成大学城之前原本的模样。

现在要是有人问我福安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我大概会告诉他: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暗巷",只有这些被时光浸染的普通巷弄。它们可能不太起眼,但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走进去,或许能看见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有慢节奏的生活,有老居民的人情味,还有这座城市被遗忘的侧脸。

推荐文章